主页 / 励志 / 人物传记 /

奥巴马--"穷人的代理人"

  奥巴马--"穷人的代理人"
  二十多年来,既是民权律师也是宪法学教授的奥巴马一直在谋求美国社会变革,喊出了很多社会下层民众的呼声,这让他赢得了大量底层平民的支持。奥巴马对政治家们老是把注意力放在富人和有权有势的人身上深为不满,他认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角色是向所有国民开放机会。在奥巴马和其他人士的推动下,从1999年开始,芝加哥市政府推出了一个为期十五年的改建计划,拆除南部黑人区的旧房子,重建高标准公寓,吸引中产阶级回归,形成各级收入家庭都有的新社区。
  在竞选参议员时,奥巴马曾驱车走访了伊利诺伊州几乎所有的县城。他在书里回忆起这段让他受益菲浅的旅程时这样写道:"社区中心、俱乐部、教堂、工会大楼、汽车旅店、美容店,甚至于私人家庭的用餐室,几乎所有能去的地方我都去了;我尽量不说话,只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尽管有时候能抽空前来见我的只有令人尴尬的一、两个人;不管对方是喜欢听拉什·林堡(美国著名保守派清谈节目主持人),还是听美国全国公共电台(NPR,自由派舆论重镇),也不管对方是痛恨布什者,还是对民主党感到愤怒者,我都会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
  作为一个从社会底层逐步取得成就的议员,奥巴马对于平民阶层的号召力是不可估量的。代表全美一百八十万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劳工服务国际工会"领导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道:"奥巴马拥有许多独有的'财富'。他了解工人们每天的生活,比其他政治家更愿意慎重思考该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奥巴马本人对自己早年在芝加哥从事底层工作的经历也颇为自豪。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奥巴马有什么成就,奥巴马列举了自己在芝加哥南部贫困社区做基层组织者的收获、在伊利诺伊州议会和联邦参议院的成绩等。
  2007年1月16日,奥巴马特意选在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日"(1月15日)的第二天,在其个人网站上以视频的方式宣布自己计划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选择这样的日子可以暗示他对民权运动的关心和支持。
  2007年9月,奥巴马在纳斯达克市场对华尔街的投资者们说:"老实讲,我想我们得承认那些从新的全球市场中获利的人--包括在座的各位--都很少关心新经济的受害者。"当时,台下一片寂静。奥巴马继续说。"美国人是能听得进批评的,只要他们相信政府是真诚的。"在演讲的结尾,他提到教育:"我将在教育上加大投入。但是,如果那些做父母的不把电视机、游戏机给关了,花再多钱也没用!"台下响起雷动的欢呼声,兴奋的支持者将脚下的铝合金台阶跺得砰砰响。56岁的非裔朵莱斯·怀特也和女儿激动地站起身来鼓掌。"我相信他。他是个有心人,他有纯洁真诚的心灵。"怀特说。"我并不指望他当选总统后能改变一切。实事求是地讲,没有人能够改变一切。但我觉得,他会倾听,他会理解我的挣扎--希拉里所不能体会到的黑人妇女的挣扎。所以我相信他。"
  人类目前所玩的市场经济的游戏天生非均衡,导致贫富分化,消费不足,甚至社会"断裂"。欧美所发展出来的信贷消费正是从金字塔尖抛向塔底的救命稻草,企图重新启动全社会一道前进。不幸的是,信贷消费担不起弥合社会鸿沟的责任,因为信贷消费只是临时性借来消费能力,而不是真正提供消费能力,更何况它还承载着为富裕阶层多余的钱赢取利润的压力。如果要治本的话,就必须对人类目前所玩的市场经济的游戏进行反省。
  在2007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先生作了"他认为他最重要的一次演讲",提出新资本主义的理念,要点正在于"注目礼"--他称之为"认可(Recognition)"。盖茨说,在人类目前的市场经济游戏中,穷人被抛弃了,利润激励再怎么玩,穷人可能都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而认可激励应该有助于总体的平衡。他举例说,"气候变化的成因和他们无关,可偏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最大。"他认为,"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制度体系来让自利的动力发挥作用",需要启动另一个激励手段,就是"认可(recognition)"。
  盖茨思考的问题源自"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说法,亚当·斯密除了写过《国富论》,也写过《道德情操论》,前者谈自利,后者谈利他。亚当·斯密认为这两者都是人类的本能,如果能平衡调动这两种人性,人类就应该能在追求自家的利润和获得他人的认可方面都取得成功,从而真正获得快乐、幸福和满足。
  沿着亚当·斯密的思考,比尔·盖茨认为,利润激励的背后是认可激励!盖茨先生引用了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话:"利润真正能够激励我们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辛苦和劳碌是为了什么呢?贪婪和野心,追求财富、权力和优越地位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了提供生活上的必需品吗?那么,最低级劳动者的工资就可以提供它们。"真正的激励来自何处呢?斯密先生再一次直截了当地问道:"遍及所有地位不同的人的那个竞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按照我们所说的人生的伟大目标,即改善我们的条件而谋求的利益又是什么呢?引人注目、被人关心、得到同情、自满自得和博得赞许,都是我们根据这个目的所能谋求的利益。吸引我们的,是虚荣而不是舒适或快乐。"认可才是真正激励人心的!斯密先生写道:"尽管这会产生一种约束力,使他随之失去自由,然而,人们认为,这使大人物变成众人羡慕的客观对象,并补偿了因追求这种地位而必定要经历的种种辛苦、焦虑和对各种欲望的克制;为了取得它,宁可永远失去一切闲暇、舒适和无忧无虑的保证。"
  的确,在人的本性中蕴藏着两股巨大的力量,一是自利,一是关爱他人。旧式的资本主义只利用了人性中自利的力量,让它能持续不断地发挥有益的作用,但只是服务于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而那些没钱买服务的人就只能靠政府援助和慈善。我们必须得找到一个办法让资本主义的这种为有钱人打工的属性同样也能够帮扶穷人。
  为了让制度可以有持续性,我们必须用利润来进行激励。而如果企业服务的对象非常贫困,那利润就不大可能产生,那这时我们就需要另一个激励手段,那就是认可(recognition)。企业得到认可就意味着它的知名度提高了,知名度能吸引顾客,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感召优秀的人才前来加盟。这种知名度能够让好的行为得到市场的嘉奖。当企业在市场上无法赢利的情况下,知名度可以是一种替代;而如果可以实现市场利润,则知名度又是额外的激励。因此利润和认可是可以互动的资源。
  在那次演讲的结尾部分,比尔·盖茨激动地说:"我们处在一个非同寻常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在21世纪的前几十年探索到满足贫困人口需要的方式,找到为企业带来利润和认可的办法,那么我们减少世界贫困的努力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这个任务永远都不会结束。能投身这项事业,我内心激动不已。"
  奥巴马也有类似于比尔·盖茨的心愿,上面提到的他在华尔街的演讲的主旨就是希望商界领袖们参与"建设一个更公正的国家",以实际行动"共同宣告一个互相负责的新时代"的到来。
  摘自《奥巴马的成功之路:我的梦》作者:周光凡
欢迎分享本文~~

奥巴马--"穷人的代理人"》2019-05-22发表于人物传记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顶部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