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的孩子学会文明礼仪
在高雅演出的场所,家长不应该对奔跑的孩子熟视无睹。学音乐,要从学会欣赏音乐开始。我们不要求观众不要随便鼓掌,这么高的要求一时很难达到,就从进音乐厅不带杂物,手机开震动等基本的文明礼仪做起吧。
起因:中国观众不文明举动气哭法国女音乐家
活泼好动的孩子上蹿下跳,大呼小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说话声,这些细节经常会发生在国内的高雅音乐会上,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老话题,而国人早就见怪不怪。
可是,6月29日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面对这些并不高雅的景况,来自法国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布菲教授情绪激动,她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演出也被迫中断。一个法国著名教授,竟然在中国的音乐会上被气哭掉泪,闻所未闻!>>>文明礼貌 从宝宝开始培养
第二天,布菲前往外地演出。昨天她回到南艺为学生授课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话题就从这次哭泣开始。
事件回放:
女音乐家被气哭了
这场演出对外售票,最高票价280元。不少看了那场演出的南艺音乐学院老师,都对布菲的精湛演出留下了深刻印象。已跟随布菲学习三年钢琴的牛翔宇,目前就读于巴黎音乐师范学院,也是布菲中国音乐之旅的翻译。她告诉记者,布菲弹奏李斯特和舒曼的作品在法国可谓首屈一指,她任教的巴黎国立音乐学院也是全欧洲最好的音乐学院。
但是,已经在全世界各地办了200多场音乐会的布菲,在南京的这场刚刚开幕不久,就被迫中断了演出。通过牛翔宇昨天的讲述,记者“看”到了后台发生的令人震惊的一幕:优雅的法国音乐家竟然被气哭了!原来当晚前来观看演出的观众大都带着孩子,家长本意也许是好的,想让孩子“熏陶”美妙的钢琴音乐,可是小孩子根本坐不住,爬上爬下,凳子被弄出的动静很大,还有吵闹声,有的家长并不加以制止,那种嘈杂的环境与宁静投入的音乐表达格格不入,以致布菲无法继续演出,离开舞台到后台调整情绪。
在后台,教授百思不得其解,郁闷地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见此景,牛翔宇只得站出来,跑到舞台上对观众大声讲话,希望观众保持良好的安静秩序,这时,台下才稍稍安静下来,牛翔宇再度请出布菲教授,方使演出能够继续进行。牛翔宇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也被现场乱哄哄的场景气哭了。
当事人布菲:
吵闹让我无法做到最好
布菲今年有54岁,她并不像有的法国人那么高傲,实际上她非常温和,教课严谨,对待学生更是细致入微。记者昨天也亲眼见到,在给素不相识的南艺学生上钢琴课时,布菲总是体贴地给他们翻琴谱。
记者很想知道,对学音乐的孩子这么温和的一位老师,受到南京不文明观众的伤害,郁闷流泪的时候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布菲委婉地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应该就是中国人多的缘故,今后会慢慢变好的。后来,布菲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三次来到中国,到南京来演出是很高兴的一件事,自己很渴望把最好的音乐带给大家。只是当晚的环境影响了自己的发挥,“嘈杂的声音使我无法专注于我的音乐,那不是我的最好水平。没有把最好的东西带给南京观众,这让我有点难受。”牛翔宇说,其实布菲就是一个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的人。
支招:
家长的榜样非常重要
在布菲的眼中,东方文化是神秘的,第一次来南京她就非常喜欢这个地方:“通过南京我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绿树、人们的热情都让我印象深刻。”所以对国人不美好的欣赏音乐的方式,她提出了一些恳切的建议:
“对学音乐的孩子来说,培养对音乐的感受非常重要。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去美术馆看画展、读文学、游览城堡……艺术是一个大范围。”对于坐不住的孩子,布菲强调,家长的态度其实决定了他自己对音乐家是否尊重。如果家长不热爱音乐,无法静心倾听,又怎么能为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呢?“我希望中国的孩子可以把纷繁的比赛放一放,多开自己的演奏会,这样当有人谈话、弄出杂音,才能让孩子自己体会到,表达音乐时,让别人在台下静静地倾听自己,有多么重要。”
《让中国的孩子学会文明礼仪》2019-01-18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