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文/马桑
上周有一位家长在公众号“消息区”和我聊起孩子教育的问题。她说她儿子总是拖拖拉拉,不认真学习,成绩不太好,一批评他吧,他不但不接受,歪理还一堆堆。弄得她很生气,却也没辙。
其实呢,歪理也是“理”,你必须承认它有道理。面对这样“能言善辩”的孩子,你应该感到高兴,说明他是用多角度看问题,是聪明的表现呢。你可以因势利导,夸奖他的聪明才智,和他多聊,在不断的换位思考中,问题症结也就出来了,彼此的互动有可能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先讲一个刘墉教育自己“超犟孩子”的故事。
1
据说台湾作家刘墉(不是清代著名的那位啊)的儿子刘轩进入中学之后,学习成绩一直徘徊在中下游,还不服管教,歪理很多。于是刘墉和他打了一个赌:“若能够在按规则答完试卷后,意思是不得有空白的答题,考出零分,孩子的学习一切自便,父母绝不干涉;但是,一天没有考到零分,就必须服从父母的管理,按照父母的规定好好学习”。刘轩一听,觉得自己的父亲傻了,考零分还不简单,于是兴高采烈地击掌为誓。
但是大家想想,要在完成试卷的情况下考出零分,只有一个办法:避开所有的正确答案!
那么,避开所有正确答案的前提是什么?
知道所有的正确答案!
所以,当刘轩不信邪地要考出一个0分时,意味着他向着100分的目标努力着。
最后,刘轩考出了0分,再后来,他考上了哈佛,在那里获得了博士学位。
这个以考0分替换考100分的方式还是极端了一些,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做到。但是,下面这个方法却可以试试……
2
刚才说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个老和家长“唱反调”的孩子,从负面意义上说,是“调皮捣蛋”,从正面意义上讲,则是“思维活跃”。你如果一味看的是负面,TA就会越来越“皮”,越来越“拧巴”;而你如果看的是正面,TA就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事”。
在我和女儿的交往中(我没有说“我对女儿的教育”,因为我觉得养育孩子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过程,而且,父母与子女其实是人世间最珍贵的缘分),我发现小小的她,超喜欢和我唱反调,我说“东”,她就举出“西”来怼我。一开始我也会悻悻然,但转念一想,我又欣欣然了,难道这不是她聪明爱智的表现吗?而且她的反驳,给了我更多的启发。
于是,我反而把她看作一个小大人,有事情就和她商量。
比如我会说,今天我遇到这么一件事,我觉得可以有三种应对:A、B、C。
A的好处(或优点)是……,但不足(或问题)是……
B的好处是……,但不足是……
C的好处是……,但不足是……
你觉得我用什么方法好?
在向她询问的过程中,其实我也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是尽量全面细致地思考。
而女儿也会高高兴兴地为我“解决”这个问题,她也许会建议:“为什么不选择D呢?我觉得,D的好处是……,而且它还可以……”
每每这个时候,我总会获得新的启发。
孩子的思维其实比大人活络,因为成人的思维或多或少有所固化,尤其是在一种倡导“标准答案”的教育体制之下。与孩子的互动,会帮你打破思维的藩篱,得出别有洞天的见解,有些时候,本真才是最有效的解决之策。
上述做法,除了可能真的解决你的现实问题以外,还有诸多好处:
第一, 积极思考,锻炼彼此思维;
第二, 平等交流,加深亲子关系;
第三, 换位而想,提高理解他人的情商。
除了上述两个“因势利导”的法子以外,让“熊孩子”变成“能孩子”,还有另外一个也很重要的方法: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
3
经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什么叫做“不懂事”?其实就是你觉得TA不能够站在你的角度思考。你对孩子的“不懂事”,判断正确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做法和处理方式确实是相对“更好”的。然而,有没有可能你自己就是“不懂事”的呢?
网络上一个广为传播的段子是:
孩子因成绩不好,被妈妈骂笨鸟。孩子不服气的说,世上笨鸟有三种,一种是先飞的,一种是嫌累不飞的,妈妈问:那第三种呢?
孩子说:第三种最讨厌,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笑过之后,你会发现这个段子有道理:孩子所有的行为有可能就是家长的翻版。如果你经常玩手机,怎么能够抱怨孩子打游戏?如果你是拖延症患者,就不要责怪孩子也是拖拖拉拉;如果你工作不认真,请不要埋汰孩子不够勤奋。
曾经有家长问星云大师:“我的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怎么办啊?”
星云大师问:“如果你复印完材料后,发现复印件上有错误,你是应该改原件还是复印件?”
正确答案:改原件!
摘自公众号:桑言良语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