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退出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不懂得退出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文/罗家豆豆
1
上周五老家有事,我爸叫我弟请假回去。
中午时分,弟弟说车间主任不准假,今天晚班9点才能走,但那会已经没有回乡下的班车,但事出紧急必须回去,我弟就一句“请不到假”,一副无奈何。
后来不知怎么他按时回到家,原来是我爸电话给一个亲戚兼我弟同事,让他带着弟弟一起到车间主任那说明情况,最后得到假。
忍不住唠叨我爸,明明可以让弟弟自己想办法解决,他每次都大包大揽忙前忙后东奔西走,这样下去,弟弟什么时候才能成熟懂事?
应该让他自己想办法请假,我爸说来说去还是那一套:他还小。
是,还小,30好几的人,没有一点独立办事能力,作为父母能操心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后如何办?
同样是请假,同样需要麻烦亲戚,完全可以由弟弟自己邀请他去说明情况,即便他想不出此方法,作为父母应该是教他方法,而不是代劳。
养孩子,就是一个渐行渐远、慢慢放手的过程。
但我们身边很多父母却不这么认为,青春期不许早恋,上大学孩子想学文父母偏说理科好,进入社会孩子想做这个父母让做那个;
好不容易有个合适对象挑三拣四考查祖宗八代,子女成家后想何时来就随时登门介入子女家庭生活。
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个弟弟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成熟没主见。
这里面有他自身的不足,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父母不懂得放手,永远把他拴在自己视线和能力范围之内,所以弟弟永远什么都做不好。
父母总觉得孩子还没长大,总认为对孩子的事包办和干预是因为他们“不懂事”“还小”,殊不知,这样下去即便年过三十也无法真正成熟,更别提顺利融入社会,挑起家庭重担。
龙应台曾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远,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把对孩子的爱藏在心底,放手,让他走,成长是孩子份内的事,让我们彼此相爱,又彼此独立。
2
有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她说过一个故事:
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儿子快40岁,独生子,大专毕业就没认真上班过,进厂嫌晚班累、当保安嫌工资低、跑出租嫌来钱慢,几年下来手上空空如也,赚的还不够自己花,怎么办?
只能吃住靠父母,很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就这样的情况,还将一辈子的积畜全拿出来给儿子买一套两居室,帮他张罗对象,最终将媳妇娶进门。
原以为这下该安心过日子,谁知即便结婚生子他仍不长进,起初儿媳在超市上班,工资不高,勉强还能生活,时间久了也不愿出去上班。
老太太每天做好一日三餐,给儿子家送饭,一来二去年纪越来越大,做饭送饭不知哪天是头,于是问我朋友,这样下去怎么办?
朋友也好奇,问老太太,如果不送饭,会怎么样?
老太太说,那他们会叫外卖吃快餐,糊一顿是一顿,但是这样没营养孩子可怎么办?
原来在儿子结婚之前,经常玩游戏废寝忘食,老太太就将饭菜送到房间电脑桌前。
这种奇怪的父母子女关系看似儿子没出息不争气,追根溯源,还是父母愿意让他“啃老”所致,啃到父母年迈不能动弹才惊觉再没资本和能力让孩子啃下去。真的是孩子不愿意独立吗?
不是。别说成年子女,哪怕蹒跚学步的孩子,套着学步带也会时时想挣脱父母怀抱。
这是一种本能,走向自主独立的本能,但父母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阻挠孩子想走远的心。
那些正在啃老的子女,与其说孩子不愿意“断奶”,不如说是父母一直没有主动剪断“脐带”。
父母不懂得放手和退出,只会加剧孩子自身能力的退化,让孩子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和实现自身价值。
父母的初衷是爱,而最后的结果是“害”。
你想让孩子避免走弯路,却不知这些你替他避开的弯路,会以另一种形式在未来的某一处等着他,那时只会比现在更艰难。
孩子已经长大,总要经历这个困难的过程,越早独立行走越容易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价值。
父母懂得得体退出永远不嫌晚,孩子已长大,世界在变化,只有走在路上,他才会明白什么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3
远房亲戚孩子考上大学,父母送他去报到,来了后再也没离开。
父亲在大学旁边找份看门的工作,母亲在学校食堂当勤杂工,他们说孩子在哪我们就在哪,这样能更好的了解情况。
据孩子说从高中起,爹妈就关掉经营尚好的店,到高中所在地打工陪读。
小伙子特别喜欢电脑,一台电脑拆拆装装玩得很溜,同学电脑坏了都找他,乐在其中。
毕业几经周折,终于在品牌电脑的维修中心做上客服,开始父母不懂,想着电脑公司也不错,后来知道整天和坏机器打交道,死活不同意非让他辞职。
可孩子就喜欢这个,辞职也找类似的工种,这下父母整天吵着闹着让他考公务员,说什么公务员稳定清闲有保障,不听话就不孝顺云云。
最后只能考试,孩子也争气,真的就考进县城某个局机关当起小科员。
孩子对别人说,“你知道吗?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哪个科室有电脑坏了找我修。”
听起来好心酸,我想到女儿偶尔上舞蹈课都不愿意我在门口伸脖子张望,何况堂堂三尺男儿。
后来谈恋爱遇到现在的妻子,鼓励他辞职,父母连着女孩一起骂,于是俩人下决心跑到父母鞭长莫及的沿海城市。
遇到很多挫折,也曾经想放弃,但心里一直明白目标是什么,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步熬到今天终于拥有两家电脑销售门店,他说:
虽然这个行业现在赚不了大钱,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比起温水煮青蛙的日子好太多。因为离家远,对父母有愧疚,但如果可以选择还是会离开,因为父母不懂放手,只能自己狠心。
父母逐渐年长,看到孩子一家过得不错,也不再提当年。
好比一棵树,想要长成项天立地的栋梁之材,必须要有自己独享的土壤和空间。
父母这棵大树如果一直帮孩子遮风挡雨,小树虽然可以少受风霜雨雪,但一定会缺少阳光照耀,怎能长得结实挺壮。
父母不顾孩子感受执意照顾到底,说是爱,其实是“枷锁”。
4
看过一个访谈节目,金星问孟非,“假如你的女儿,谈了一个男朋友,你一点都不喜欢他,怎么办?”
孟非说:“少来往。”
他说的很淡定,他没有说会和女儿交流一下对方如何不好,他的态度是虽然不认可孩子的选择,但是尊重她的选择。
然后接下来的节目他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我非常同意这个看法,任何一个家庭,当父母之爱凌架于一切关系之上,这个家和孩子离完蛋不远了。
父母爱孩子,支配孩子,孩子想发展,因为角度不同,会让家庭关系失去平衡,总有一方会受到伤害。
父母之于孩子,界限感尤其重要,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父母懂得进退比满腔毫无克制的爱更重要。
希望所有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周密的照顾,与他同行,当孩子长大,放手分离,做一场智慧的远行,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看一看。
《不懂得退出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2019-08-03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