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
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
懂事听话的孩子一律被称为“乖孩子”,他们基本都会有以下特征:
以父母的指示为最高指示、学习牛逼、懂得节约用钱、永远老实、给父母长面子、恋爱结婚以父母想法为天……
其实,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长大后,有些甚至存在感情淡漠、自私、潜在暴力、患得患失的焦虑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看,越乖的孩子,长大就越让人操心。
1、太乖的孩子容易忽视真实的自己
“乖孩子”这个称号,在大多数大人的眼里,可谓是最高的赞誉,而一些敏感的孩子,为了努力做出乖模样来讨大人喜欢,竟甘愿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压抑到一边。
因此,多数乖孩子长大以后,便成了一个不懂拒绝别人、疲惫不堪的“烂好人”。
有心理学家说: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长大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原因就是,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内心压抑,十分痛苦。
《旧唐书》里有一句话说:“父有诤子不败家。”诤,敢言直谏也。一个敢于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孩子,是可贵的;而一个合格的父母,也是不会以“乖”来命名和要求孩子的。
2、太乖的孩子独立能力差
有句话说:“你剪断了他的翅膀,却想让他飞翔。”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会犯下一种错误:儿女是他们人生的附属品,并有权对他们的人生进行干预,甚至主导。
小时候大人害怕孩子摔倒受伤,因此会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和帮助;到了青春叛逆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行为意识有了冲突,若父母仍以“过来人”的心态来管教子女,则往往会收到反效果。
久而久之,这些被训乖的孩子,慢慢成了一个从不提问的“乖”学生、唯唯诺诺的“乖”员工、感情上让妈妈包办的“妈宝男”……
从这个角度讲,那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往往都不乖。
3、太乖的孩子容易落后于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万象更新,很多长辈的视野渐渐不如年轻一代,甚至需要向年轻人学习。但仍有不少父母依旧持着考公务员等铁饭碗的观点不放,体制等于保障……
可是对比起来,那些当初做了公务员、或是去了石油燃气等大型国企的孩子,不知有多少人在忍受着低效的官僚体制,或是经历着油气的萧条与裁员。
相反,那些曾经“不乖”的孩子,来到了中关村、深圳等地摆地摊、做商务,抢占了市场先机。他们从父母眼里的“坏小孩”,一跃成了当代的潮流领导者。
在这个更新飞快的时代,“乖孩子”也就不再是个褒义词了。
对“乖”的引导要有度,长期被“乖”的概念严加管教的孩子,他们的青春,沉稳得可怕。
龙应台说:中国父母育儿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干预太多、问询太多、包办代替太多,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太少。这样长大的孩子,即使生理上长成为大人,但他时刻都需要一根可以时刻搀扶依靠的“拐杖”。
父母的引导,应该是温和的,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让孩子沉溺在他人的期待里,不攀比不势利……这样的成长,才算真正地把灵魂赋予进了孩子的生命里。
《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2019-06-30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