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从无远虑,所以你的孩子总有近忧
因为你从无远虑,所以你的孩子总有近忧
文/CC爸妈
周末带CC游玩,其中一段行程是坐船游峡谷,船刚开动,有个5岁左右的孩子就大喊太冷。
因为他的妈妈没想到会这么冷,所以没给他带长袖的衣服,孩子一直哭闹,终于闹得妈妈失了耐心,“你怎么这么娇气,男子汉就不能坚持一下么?现在的情况就是没有衣服,哭闹有什么用?”
说到最后成了孩子的不是,明明是因为妈妈出发之前没有把当地的天气以及出游的行程考虑周全,才让孩子陷入了眼前被冻着的忧虑啊。
因为父母从无远虑,所以孩子才总有近忧。
01
3岁前你觉得孩子24小时有人看管,所以作息不那么重要。想玩玩想吃吃,睡眠没规律、饮食没规律。
如今一上幼儿园,一切都乱了,孩子该早起的时候醒不了,该午睡的时候睡不着,老师头疼,孩子辛苦,你最初的耐心最终也会化作怨气: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很快就能适应,唯独你的孩子不乖、不配合。
却没想过,因为你不曾早早培养孩子适应幼儿园的作息,你以为只要把他放进去,他就能自动适应。
当然,他最后也一定会适应,但是如果当初你考虑的多一点点,孩子就不必那么辛苦。
02
2岁的时候,带孩子出门,发现他非常不配合,总是让你丢人,行为一点也不得体。
你觉得还是把他留在家中更好,等懂事了再带出去吧,毕竟家人能包容他的一切。
从此亲朋聚会,出门旅行,你都不准备带孩子。
有一天你觉得他足够大了,但是带出去依然让你失望了。要么孩子怕生表现扭扭捏捏、要么天不怕地不怕公共场合撒泼打滚。
因为你从未远虑过,好的教养不是长到一定年纪自然就有的,所谓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都是从小到大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一次次习练出来的。
你之前不给他锻炼的机会,日后就只能靠他自己在一次次碰壁中慢慢学习何为得体。
03
孩子小的时候,你信奉快乐教育,发誓要给孩子最自由、最没压力的3年,所以连最基本的亲子阅读也不引导,孩子不爱绘本,没关系,等大点就好了。
再大一些,他依然不爱绘本、不爱学习,朋友聚会,其他孩子满口三字经,讲故事一气呵成。
自己的孩子只会学动画片里大喊“怪兽变身”,成绩永远排在末位,你觉得孩子没能给你挣回面子,规定他要开始看书,却发现他依然不买账,他不喜欢书,所以一分钟都坐不住。
你只能恨铁不成钢的说,谁让人家遇上一个天生爱学习的好孩子呢。
因为你不曾远虑过,亲子阅读这个基础如果打的好,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和学习有多么重要。
没有生下来就爱书的孩子,但是也几乎没有在父母的耐心引导下依然不喜欢故事的孩子,唯一的可能就是你太早、太快放弃了培养。
04
人家的孩子高中时候就有自己的想法,今后读什么专业,就业选哪个方向,你的孩子想想这个也没意思、那个也不喜欢,上了大学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浑浑噩噩。
你羡慕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么有思想、对人生那么有规划。
却没想过,你从不曾在孩子还未定型的时候,给他展示过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期待。
也不曾在他确定目标之后,助他一臂之力,帮他离梦想更近一些。
你唯一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自动长大、自动功成名就。
05
儿子到了适婚的年纪,性格内秀,一直没有合适的对象,你总说,不着急,结婚要看缘分的,得慢慢碰,强扭的瓜不甜。
转眼间,相亲对象还没见过几个,就从适婚变成了大龄,全家开始着急。
刚好年初隔壁家老李家跟你同岁的儿子却娶上了媳妇,她家儿子以及她家条件都不如你,为什么儿媳妇还不错?
你看着自己儿子,只好叹气,为什么自家的儿子这么不争气,连个对象都不会找。
同样都有一个不善言辞的内秀儿子,老李天天混迹广场舞大妈群。
干什么呢?提上些小点心,日日动员身边所有的人帮他儿子介绍对象。介绍的人多了,还真遇上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匹配的。
因为你不曾远虑过,在这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今天,女孩资源多么抢手,只守株待兔依靠传说中的缘分,那可能真的需要再等等。
06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算是过度干预么?这不算是插手孩子的人生么?天天喊着要孩子独立,父母都替孩子做了,孩子反而更不独立、更不成器。我生他、养他、供他上学、难道连过日子、娶媳妇还要帮他么?
这个当然可以不帮,只是说与其最后埋怨孩子,还不如早些帮他做打算。较真党别抬杠了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养起来那么简单,那么省心,而自己的孩子每一步都走得跌跌撞撞,总是不能尽如人意,终日被琐事缠身。
我们总爱说,谁让人家摊上的是个好孩子,自己摊上的是个不省心的主儿呢?
但是,亲爱的,没有所谓天生的乖孩子。
养孩子从来没有顺其自然,只是你的未雨绸缪,让孩子觉得一切只是水到渠成。
这水到渠成的背后,多年以来的性格塑造、关键时刻的指路引导,才是为人父母最难的地方。
生不难,养也不难,难就难在,我们要为一个独立的生命,负责一辈子。
你干预不了她的人生,却依然要处心积虑的帮她步步为营。
我们平时带CC读绘本,搭积木、带她去各地旅游、带她融入各种人群参加各种活动,就只是随便玩玩么?
是,但不全是。
这一切除了让她觉得快乐,我们还希望通过爱绘本让她今后也爱学习,通过玩游戏培养她的专注力,通过旅游拓宽她的眼界,通过融入人群让她习得礼仪。
我认为,在能干预的时候参与引导,是做父母的义务。
人生的很多阶段都是需要人指引的,孩童时期,他们眼界没有我们宽。你不培养,孩子可能就没特长。
我们能做的,就是送孩子走到我们能力范围内,最远的地方。
但做父母的眼界终是有局限,等孩子有了自己的格局和眼界,他要选择哪条路,能走多远,那就他自己的事了。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作者简介: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新时代、新父母、新理念,养娃需要鸡汤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婴幼儿喂养、睡眠、疾病、心理知识。原创公众号“CC爸妈”(ID:cc-bama)。
《因为你从无远虑,所以你的孩子总有近忧》2019-06-27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