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拼了命,也想让孩子读个好大学?
为什么我们拼了命,也想让孩子读个好大学?
文/谧娘
这个时代,名校和高薪,已经不能划上等号。
从网络红人到地产销售,从摇滚乐手到自媒体写手,有太多的工作可以赚到钱,文凭再也不是判定一个“有没有出息”的方式。
但为什么我说,孩子读一所好大学,仍然是件重要的事?
首先,好大学能带给一个人的,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不被社会甩在身后的能力。
1
我家邻居有个哥哥,中学毕业就读了中专,学了一门编程的好手艺,毕业就做了程序员。那两年,刚好赶上互联网飞速发展,他收入不错。
那会儿,邻居里中山大学毕业的哥哥去了深圳,房租占掉了工资的一半;念北大的姐姐申请留学,去美国深造。几个同龄的哥哥姐姐里,数他最轻松滋润。
楼里的老邻居也纷纷称赞,说这孩子真有出息,不比读了清华北大的孩子差到哪儿去。
但随着时光一年年流逝,他越来越愁。上次我回家,遇到他坐在楼下凉亭里的满地烟头中叹气。
别看编程是个技术活,其实也是靠体力挣钱的青春饭。感觉我要干不动了。
当初熬夜倒班睡一觉就好,现在,熬一夜老十岁。更别说还有大把便宜好使的年轻人涌上来。
感觉自己除了编程什么都不会,又不敢辞职去学新东西——辞了职,房子车子儿子怎么办?
而这个时候,另外两个哥哥姐姐,都已经脱离了技术层,升到了管理层。
他有些后悔,当初觉得读书辛苦,不肯高考,直接读了个中专,最后除了一门手艺,什么都没学到。
人生的路那么长,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几年之内的工资高低,而是眼界、见识和格局。
一所好大学,它不仅能教给学生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年轻人在无形中,拓展视野和能力。
能在课堂上,或是讲座中,接触到业内顶尖的专家学者——要知道,等你工作之后,你的老板请他们来上一小时课,就是几万几十万的身价;
有更多去港澳台乃至国外的名校交流的机会——国内比较好的高校里,申请出国交换的机会多如牛毛,你可以花很少的钱,通过相对简单的校际交流程序,就能去到不少人梦想中的地方;
一个人,只有在年轻时,看到别人有多优秀,看到了这个世界有多广阔,才能知道自己的渺小,也才有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不断进步的能力。
否则,如何能远离低质量的忙碌,开启高质量的人生?
2
好的大学,不仅教你知识,也教你做人。
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年轻姑娘的故事。
姑娘在一所三本学校念书,年轻貌美。在那个女生整天发自拍美颜,恋爱对象换不停的环境里,她和几个姐妹一起,在直播平台当上了主播。
因为长得漂亮又会说话,她的人气越涨越旺,围观人数越来越多,渐渐地,在平台的默许下,她开始在直播中玩牌局,并鼓动网友下注竞猜。
“这把我猜平局,你们看着跟”;
“我看这把哥能赢,再投一万准行”;
“恭喜又赢了,哥厉害”;
只要撒娇卖嗲,再说几句煽动性的话语,轻轻松松就月入上万。那会儿,她可得意了,毕竟隔壁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每天朝九晚五,战战兢兢,挣得还不一定有她多。
到后来,她情不自禁地参与进了赌局中。一旦开始,就无法自拔。她每天几乎不怎么睡觉,想不起来吃饭,上厕所。
2个月之间,她输掉了全部的工资,还向亲友借钱,共欠债40多万元。
终于有一天,她在直播间对着众网友说:“别玩了,都好好生活去。”
人年轻的时候,天时地利占尽,唯有目光短浅和虚荣无知,是不可逃避的缺点。
和一群只会终日打游戏吃泡面、发自拍修美颜、浑噩度日胸无大志的同学玩在一起,又怎么能意识到这些?
孩子只有在更好的环境里,才能接触到比他优秀的人。他们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校友。
他们也许明明很美,却还令人羡慕嫉妒地聪明努力;他们或许其貌不扬,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周围有了这样的人,才能一直被正能量的气场笼罩,在友好和谐的氛围里你追我赶。
不敢偷懒,不敢颓废,也不会轻易走上歪门邪道。
3
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大学能给你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一张文凭。
而是,你的舞台是否广阔,你对人生的选择权,是否把握在自己手中。
你可以选择扎根大城市,拼搏奋斗;也可以选择回到家乡,相夫教子。
你会见过好的,见过坏的,最后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读书不辛苦。因为不好好读书而丧失了对人生的选择权,接下来的日子,才是真的辛苦。
《为什么我们拼了命,也想让孩子读个好大学?》2019-06-24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