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可怕,就怕你只会生不会养,教育起来没文化
熊孩子不可怕,就怕你只会生不会养,教育起来没文化
文/鸽子医生
提到只会生不会养,估计很多爸爸妈妈都要攻击鸽子了,怎么不会养,我家的孩子不是养的蛮好的么。是的,没错,很多人认为只要把孩子养大,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就算养好孩子了。事实上不是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父母抱怨自家孩子是熊孩子一枚,淘气、不听话等等。
各位家长,看看你们有没有这样:
1,一断奶就把孩子扔给父母带
有的父母是迫不得已,实在没有这个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养,而有的是不会带孩子,或者为了清净让老人带孩子。
长期跟着父母长大的孩子和长期由老人带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如果老人思想超前,懂得科学、健康育儿那就不会有很多很严重的问题,但现在很多老人还仍然停留在他们那个年代的育儿经验里不自知,造成了孩子缺乏安全感、孤独、冷漠、内向、不爱说话等问题。
2,孩子扁脑袋、X型腿、O型腿,家长还意识不到
2岁以内的孩子骨骼关节还都比较柔软,一个很平常的不当动作或者夜晚不当姿势睡觉,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骨骼发育异常,比如脑袋扁平,一边大一边小,腿形弯曲,走路内八外八等问题。如果有育儿常识的父母是能够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矫正的,但是等孩子年龄大了就会逐渐定型,不好矫正甚至不能再矫正了。
3,孩子近视、弱视,家长还发现不了
孩子就在身边,自己还一直盯着手机、电脑看,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经常看电视玩手机,要么就是把孩子扔给电视机,自己忙自己的,导致孩子小小年纪就近视、弱视、斜视等问题,三岁以内的孩子做弱视手术成功率非常高,一旦过了6岁,成功率就极低了。
4,孩子缺乏安全感,不认父母
有的父母总是抱怨孩子跟自己不亲近,甚至还赶自己走,一点都不像自己生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实则是自己先严重伤害了孩子,还怪孩子不懂事,不跟自己亲近。
从小就没有给孩子多少关爱与呵护,等孩子大了省事了,就指望孩子像婴儿时期一样黏自己,这和投机取巧、走捷径有什么区别。
5,孩子不爱学习,不懂礼貌,性格内向,社交能力差
不少父母问鸽子为啥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特别调皮捣蛋,甚至叛逆,不是撒谎。
就是骂人,特别不礼貌,都不敢带孩子见朋友,不然脸都丢光了等等。家长们需要自我反省一下,自己平常在家给孩子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榜样,是不是尊老爱幼、礼貌有加呢;是否温言细语,而不是拳脚相加、恶语相向呢;是否耐心地听宝宝说话,而不是一味地吼孩子呢。
6,男宝睾丸发育不良,女宝妇科炎症、乳头凹陷
男宝小时候不注意卫生,穿内裤太晚,平时又没有注意观察男宝睾丸发育状况,导致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睾丸发育不良,阴茎还像个小孩子的似的,影响生育,甚至不孕不育,孩子还容易自卑,缺乏自信。
女宝多和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清洗女宝衣物时不注意卫生,给女宝穿内裤太晚,没有留意女宝乳头发育状况,导致女宝小小年纪患妇科病,成人后乳头还凹陷,不能哺乳等。
7,孩子依赖性太强,动手能力差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太懒,自己在家简直就是个小少爷,可是没有少爷命,生在普通人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愁人啊,成年后咋办呢,总不能照顾他一辈子吧。这些都和父母平时的教育有关,过度的宠溺、心疼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8,女孩小小年纪遭遇性侵、性骚扰、怀孕等
虽然说有些这样的悲剧自己无法控制,但是不能说这样的悲剧和父母没有一点关系。
性别教育、性知识的普及以及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等,都需要父母告诉自家女宝的,而不是等到孩子大了就什么都知道了。
有的孩子在面对性骚扰时是不知道这是伤害,甚至不知道怀孕意味着什么。面对坏人的恐吓或者诱惑,不知道这应该告诉家长、老师,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更不知道如何拒绝坏人等。事后,作为家长就只知道埋怨孩子不争气,憎恨坏人,怎么不反思反思自己呢。
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总之,不是孩子调皮,也不是孩子天生的就是熊孩子,而是因为我们自己教育起来没文化,只会生不会养。
《熊孩子不可怕,就怕你只会生不会养,教育起来没文化》2019-06-24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