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养”的后遗症到底有多大
男孩“穷养”的后遗症到底有多大
文/咪蒙
01
几年前我还在报社当记者,有一次做话题调查,关于“你怎么看男孩要穷养”,因为女孩要富养已经是常识了,都不需要讨论了。
我把这个题目扔进朋友群,朋友们大都没鸟我,说能聊点高尚话题吗,比如柚木提娜波多野结衣啥的。
只有一个人,认真回复了我。特么啰里吧嗦,写了好几千字。他是大明,一个IT工程师。
他对这个话题实在太有感触了。因为他和他堂哥,家境完全相似,都是小康,但是一个被穷养大,一个被富养大,长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类。
02
大明和堂哥,金钱观完全不同。
大明从小就被灌输,钱来之不易,要艰苦朴素。他只能穿堂哥穿剩的旧衣服,包括内裤。他只能玩堂哥玩烂了玩腻了的玩具。他只能蹭一点堂哥的零花钱。
有一次堂哥分给他一块钱,他如获至宝地存起来,被他妈发现,揍了他一顿。
大学的时候,所有同学都有手机,他也想买一个,被他妈否决了。那时候他一个月只有500块生活费。
他去献血,因为他们学校献血有400块补贴,还会发两箱饼干。他用那两箱饼干当饭吃,每天吃20块,吃了一个月。
正因为从小到大经济上被严格管制,他由衷地觉得钱是个好东西,他特别渴望赚钱,又特别不舍得花钱。现在,他30多岁了,月入4万,比他堂哥收入高。
但是生活品质差太多了。
他堂哥因为从小就没缺过钱,反而觉得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享受、体验、快乐,这些都比钱重要,钱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所以他想买啥买啥,每年一两次出国旅游,过得挺滋润。
而大明花一块钱都心如刀绞。买啥他都嫌贵。再渴都舍不得买瓶矿泉水,要回家喝凉白开。公司聚餐,吃自助餐,他能把自己撑到想吐,因为觉得吃少了就是巨大的浪费。
小时候长期处于贫穷和窘迫,长大了也很难有安全感。唯一能让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往上涨。
他害怕,怕重新回到为一块钱担惊受怕的日子。
穷养的结果,往往是让孩子特别在乎钱。以后哪怕他有钱,也会抠门。
穷酸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魔咒。
03
大明和堂哥,格局上完全不同。
大明从小唯一在意的是,就是省钱和存钱。
在家里做家务,倒垃圾5分钱,洗碗1毛钱,他就靠这个挣零花钱。他衡量一周的成败,就是看存了多少钱。钱掌握着他所有的悲喜。
而他堂哥完全没有金钱的概念,他对很多东西感兴趣。
比如有段时间他迷恋三国历史,他爸妈带他去跟三国相关的所有地方旅游了一次;比如有段时间他迷恋军事武器,他爸妈带他去各个军事博物馆玩。
他的心中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大明大学毕业后进了同一家互联网公司,几年之后,月入2万多。他每次都会认真分析工资条,少发了三五十块,他都会去找财务扯皮。
有家上海的公司来挖他,月入3万。他觉得好爽,妈呀要发财了。每年能多拿不少钱呢。
当时他堂哥就劝他,眼光放长远,他现在这家公司,挺有前景的,同事都很拼很牛逼,不要轻易换工作。
大明根本听不进去。他觉得堂哥这种不知道民间疾苦的人,懂个毛啊。
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所拥有的会被剥夺,所以他很悲观,凡事都往坏处想。
他才不管什么狗屎未来,他只要当下。大明坚决辞职了,他之前待的公司,后来上市了。忘了说,那家公司,就是阿里。大明当年的同事,因为公司上市,一夜之间都成了千万富豪。而大明为了每个月多拿几千块,损失了上千万。
真特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比悲伤更悲伤的是,大明一直觉得中国房价都是泡沫,一定会跌。
2008年,他和堂哥都想买房,当时上海房价一两万,他觉得太贵了,舍不得买。他图便宜,在老家买了套房子,单价8000。他堂哥在上海很好的地段,买了套200平米的。
他觉得堂哥疯了。他一直等着堂哥有一天会为自己愚蠢的决定而后悔。
现在,大明那套房子,单价9000。堂哥那套房子,单价9万。
堂哥跟大明不同,特别乐观,凡事都往好处想,永远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这就是眼界。这就是格局。穷养的孩子,容易看重眼前利益,输不起,也等不起。
04
大明和堂哥,人情味上完全不同。
因为从小就没钱,大明特别自卑。青春期的自卑是会影响一辈子的。
小时候,他明明比堂哥高半个头,壮得多,却要穿堂哥的衣服和裤子。衣服简直像露脐装,裤子紧得像随时要去跳芭蕾。他得了个有点污的外号,鸟哥。
他回家很委屈地哭了,他妈还教育他男儿有泪不轻弹。
高中,他最怕计算机课,因为进机房要脱鞋,大家会看到他袜子上的洞。他跟他妈说,能买新袜子吗。
他妈说,补一下不就行了?小孩子不要这么虚荣!
大学班上很多男生都穿耐克鞋,他也想买一双。他爸刚拿了年终奖,他趁机提要求,他爸教育了他两小时,男人要吃苦,要奋斗,然后给自己买了一块劳力士。
他爸妈还逢人就炫耀自己对儿子穷养,很成功,孩子老实、质朴。
关键是他家并不穷啊,他内心一直很想问,他爸妈到底是爱他,还是爱钱。他希望自己不要这么在意钱,他试图去改,但是很难。
就连对他父母,他都下意识会计较。比如他妈问他,快过年了,打算怎么孝敬她啊。他会内心吐槽,你上个月生日,我不是刚给过钱了吗。
他老婆花几百块买了瓶涂脸的,他很想假装不知道。但是真的想不通,一瓶涂脸的,凭什么那么贵,涂了能返老还童吗?他和老婆冷战了4天。
他也没什么朋友,因为交朋友需要花钱。别说请客吃饭了,AA制都能让他都想死。
而他堂哥,为人特别大方,不管是对父母,对老婆,还是对朋友。特别热衷于买单,给老婆买东西眼睛都不眨。
虽然在大明他妈看来,大明成熟稳重,他堂哥没心没肺,像个二傻子。
但是,大明却说,他由衷地羡慕他堂哥,羡慕他过得那么潇洒,那么快乐。
大明看到一句话:穷是会传染的。他特别怕自己这一点,影响他的孩子。
一旦被穷养,你心里就会住着一个穷孩子,不管你长大以后,物质上多么富足,表面上多么光鲜,你也很难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
05
有人会说,富养的孩子,抗压能力弱,无法承受挫折。
可是,人生一定会有挫折的,不需要人为去创造挫折吧。再说了,如果孩子的一生都很顺遂,完全没有挫折,那不是更棒吗。所以我想说,不要在金钱上故意克扣孩子,为难孩子,甚至折磨孩子。
男孩女孩都要富养,富在见识、视野和体验上。
当然,我赞成富养,并不是赞成砸钱。
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见识以及多元化的体验。
毕竟,孩子的童年一次性的。错过了,无法弥补。
所谓爱,就是我想给你最好的。
作者:咪蒙,文学硕士、专栏作者、媒体编辑,以恶搞历史、解构名人、颠覆常识为己任。微博@咪蒙,个人微信公众号:咪蒙(id:mimeng7)。
《男孩“穷养”的后遗症到底有多大》2019-06-18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