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养轻教,病态的中国家庭教育
重养轻教,病态的中国家庭教育
文/简·爱
昨天下午供应商老胡午饭后来店里坐了一会,我们一边吃茶,一边聊天,从生意聊到家庭教育。60末出生的老胡,比起80后的我,无论是从商经验,抑或是孩子教育,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是胜我几筹。听他一席话(特别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心得方面),胜读十年书。
前不久,见过老胡的儿子小胡,小胡二十出头,刚刚大学毕业。小伙子从小热爱体育,特别喜欢球类运动,据说是灌篮高手,小麦色的健康肤色,高大挺拔的身材,给人一种阳光春风般的感觉。与大家交谈时小胡也是彬彬有礼,举止落落大方,心态更是积极乐观,对未来的规划有条不紊,全然没有富家独生子的傲气与不羁。如此出色的孩子,父母肯定功不可没。
是的,老胡,浙江温州人。众所周知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以敢闯着称,纵横四海,驰骋商场,但凡有买卖的地方,必有温州人。老胡虽是白手起家,书读的也不多,却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夫妻齐心,厂子在他们的经营之下红红火火日进斗金,给小胡创造了特别优越的家庭条件。
但是老胡有自己的原则,教育儿子有他的一套方法,在小胡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小到吃饭穿衣叠被,大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探索欲和三观。在金钱方面更是慎之又慎,虽然小胡是家里的独生子,家财万贯,集宠爱于一身,但是从小到大对于小胡的零花钱是有限制的。每个月规定多少钱就是多少,只有特殊情况才能超支,让孩子早早懂得金钱来之不易,能够有计划的支配金钱,用之有度。他胸有成竹的说:“在孩子面前,有些原则,你必须得坚持,绝对不能妥协,尤其是在金钱方面,惯不得。当孩子对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必须坚持己见大声说 No。”
现在许多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学样一毕业就成天宅在家里闭门不出沉迷于网络游戏,日夜颠倒醉生梦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反正家里不差钱,天塌下来有老子给顶着,成了彻底的啃老一族。
而小胡凭借自己过硬的体育才能到知名的体校成功应聘,一毕业就拿着不菲的工资,不用父母操一丁点儿心。
老胡结婚二十几年,和太太一路恩爱有加相敬如宾,从未红过脸,更别说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健康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如此健康,阳光,自律,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孩子。
比起胡生来,我的好朋友S的日子相当不好过。相形见绌,最近一段时间来被她的独生女儿琼折腾的痛不欲生,三番五次被学校勒令劝退。琼先是冲撞老师,目无尊长,夜半翻墙。校长打来电话对着S咆哮:“你这女儿,实在没法,马上退学。”S声泪俱下恳求校长再给女儿一次机会,并且再三保证这种事情再不会发生,校长才勉强同意琼留校观察。
岂知,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起。这件事发生后没过二周,学校又来电声色俱厉再次要求S把琼把人领走。S忐忑不安的开着她的宝马X6来到学校教导处,方才得知十四五岁的女儿控告她的班主任性骚扰,实则子虚乌有之事。班主任某男是个正人君子,琼的同学可以做证,也许老师是课堂上经过琼的座位时,无意识的停留了一下,敏感多疑的琼便一口咬定老师偷窥她的胸部,一气之下将班主任告到教导主任那儿。
诬陷教师,错加一等。女儿如此叛逆,S寝食不安,非常自责,同时也在反省自己,多年来全副精力都用在了生意上,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现代教育告诉我们女儿要富养,于是我们就浮在富字表面,物质上不遗余力的给予。
想想自己,确实也是自惭形秽,夫妻俩经常因为意见不合,当着孩子的面争得面红耳赤。对于女儿向来也是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她的一切要求,造成了她现在得寸进尺,完全不能独立。
其实许多人跟我们一样常常误解了这个“富”字,其实它的本意并非金钱充裕的“富”,而是指精神上的“富”有。对未成年的孩子过多的金钱给予,很有可能会葬送孩子的一生,把Ta们培养成一个个骄纵、挑剔、目中无人、禁不起任何打击、零抗压,完全不能自立的柔弱一代。精神上的“富”,指的是丰厚的学识,开拓的见识,丰富的阅历,智慧的头脑,阳光的精神气……才会带给孩子们一生的富足和幸福。
“未来的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
晚上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么一句话:“你的努力,决定你的孩子坐在哪里?”文字下面配有三张图片,第一张是孩子背着大大的书包挤公交车的图片,第二张是大汗淋漓的母亲用女式摩托车送3孩子去学校的图片,第三张则是2个孩子气定神闲坐在有专人司机护送上学的房车后面的图片。这是一个年轻妈妈发表的。说实话我非常不赞同这个观点,一个优秀的孩子跟坐什么车上学,关系有那么大吗?
父母的一言一行才是至关重要。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没有贫富之分,没有卑贱之说。
优渥家庭溺爱出来的孩子,已经有血与泪的教训。例如:李XX、房XX、张X、药家鑫…吸毒,打架,杀人,强奸……血淋淋的教训,当引为前车之鉴。他们的父母不是忙于事业,就是过于宠溺孩子,造成孩子恃宠而骄,无法无天,将父母毕生建立的荣誉与基业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重养轻教,是目前我们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病态。我们拼命的挣钱,给孩子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我们自以为尽力了,结果呢?孩子们并不领情……
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心理抚养。心理抚养指的是什么呢?现在很多孩子,可能我们给Ta一个很好的家庭物质条件,让Ta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整个这个过程你觉得已经塑造了一个有能力,能够自食其力,而且能够很有修养、很有礼仪的人。但是他们会有一些心理上的缺失,心理缺失来自亲子陪伴和心灵交流。
可是我们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情感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灌输,不是吗?我们把大部分精力不是花工作上,就是花在夫妻争斗中,要不就是沉浸在智能手机上无法自拔,哪有多余的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
倒是我的一个朋友K做得挺好,暑假期间,叫上老公,带上孩子,三台山地车,从广东骑行到广西,几百上千公里的路程,一路上一家三口翻山越岭,饱览大好河山之余有说有笑,累却是无比快乐着。这样的一次特别的亲子骑行,不但增加孩子与自己的感情,也增进了夫妻感情,同时也开拓孩子的眼界增强了体魄,无形之中又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将来走进社会,面对复杂人情世故,能够处变不惊,泰然自若,何乐而不为?
放眼一看,很多孩子成为问题儿童,多数时候,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家长。那么就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做称职的父母,从言传到身教。
《重养轻教,病态的中国家庭教育》2019-06-17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