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可取吗?
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可取吗?
你对孩子进行过物质奖励吗?此刻的你是否正在为此头疼?不知什么时候起孩子做某件事情变成是为了奖励,不奖励就没有了动力。
什么时候我们该用奖励?
在探讨这个话题前,我们先看一个老人与熊孩子的故事。
话说在漫长的暑假或者寒假期间——总之是那一段让家长崩溃的时间里,有一群熊孩子每天到一位老人家门口玩愉快的玩耍。奈何老人年纪大了,受不得这般吵闹。幸而我们故事里的老先生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于是他利用心理学的一个原理,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一天,老人正在午休,这群熊孩子又来了。在门口吵吵闹闹,玩打仗游戏,踢易拉罐,真是不亦乐乎。我们的可怜的老人家拄着拐棍,压下怒气,微抬嘴角拉扯出一个笑容走到门外对熊孩子说:“孩子们,你们玩的很开心,让我也觉得年轻了很多,谢谢你们。为了对你们表示感谢,我决定给你们每人5块钱,请你们明天继续来玩。”熊孩子们答应了,开开心心的接过钱走了。隔天同样的时间,吵闹声再次响起。这次老人却不再愤怒,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对孩子们表示由于他是退休老人,收入不高,只能给每个孩子2元钱。孩子们虽有些失望,还是接受了。第三天,当老人拿出1元钱的时候,熊孩子们愤怒了,他们大声喧嚷“你以为我们每天在这里喊跳不累吗?才1元钱,我们不干了!”于是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听到这个故事,你大概会为老人的机智赞叹。可你有没有想过,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也在无意中做了同样的事情。
6岁的彤彤绘画很有天赋,经常一个人趴在桌上画。妈妈为了提高她的积极性,每次画完一幅画就会用买零食、延长看电视时间等方式奖励她。最初一段时间的确有效,彤彤绘画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可慢慢的妈妈发现彤彤有时画的画不再像最初那么鲜活富有想象力了,而且彤彤对奖励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盒薯片不够,看电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让看电视就不画画。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改变了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当我们是因活动本身的兴趣、完成活动后的乐趣或活动对人的挑战力而自发的从事某种活动时,我们的动机源于我们内部。而为了某种外在结果而从事某种活动则是外部动机。
不管是第一个故事里的熊孩子还是彤彤,他们行为发生改变的原因是外部动机的出现使内部动机被削弱。当我们用外部奖励的方式去对待时,相当于是引导孩子把他们的行为与奖励联系起来而不是自身的愿望。接着,他们自觉度下降并渐渐对活动失去了兴趣。一旦外部奖励无法满足他们,他们将停止此项活动。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孩子的内部动机呢?也许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从中收获乐趣;
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三、包容而非控制的环境。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为他们提供建议和选择,并鼓励其负起独立选择的责任;
四、设置有适当难度的任务——太难或太简单都不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妈妈们会认为以后不用再给孩子奖励了。那你大概会面对孩子的抗议和楚楚可怜的眼神。请记住:当孩子们不需要物质激励也能出色完成某活动时,你没有必要画蛇添足给他奖励。当你要鼓励孩子完成某项他并不是太喜欢的活动时,还是给我们的孩子一句爱的鼓励或一点小奖励吧,你没有必要在孩子眼里成为严苛的妈妈!
《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可取吗?》2019-06-17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