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撒谎的孩子更聪明
早撒谎的孩子更聪明
文/李康团队
“人之初,性本善”,那是因为此时说谎容易穿帮。
孩子从两岁起就开始尝试骗人,直到七八岁才能成功编出完美谎言。撒谎用不用打草稿,反映了儿童认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管控系统的功能。这个系统跟成年后的自我决策和计划性息息相关。
正如世间万物皆有高下,谎言也分三等:三等谎言指鹿为马,混淆黑白;二等谎言蓄意欺人,隐瞒事实;一等谎言合情合理,首尾呼应。
能把一个谎话编圆,其难度绝对不亚于即兴创作一部小说。做一个诚实的人固然需要勇气,但同时也不需要太多智慧。
而要做一个高水平的说谎者,你不仅需要压抑自己想说真话的冲动,还得费神构思好让谎言前后一致。这就涉及管控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功能: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家公司,那么管控系统就是CEO。它从小掌权,在7到12个月的小婴儿身上就能观察到一些基本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它的能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脑科学研究者们猜测,它的核心办公场所大概位于额叶,负责制订计划、监督工作、达成目标、解决问题、制止开小差、打击拖延症。
一旦这个系统出了问题,就会出现如下症状:缺乏计划性、东西乱放、日程混乱、工作和娱乐时间无法区分、很难集中注意力、定了计划也不能很好地执行、无法决定从哪里开始入手工作、犹豫拖沓……
管控系统就是内心挥舞的小皮鞭,它绝对不会让人放松、偷懒,对它的测量也由一系列相当拧巴的实验组成。
首先是对抑制控制能力的测量,孩子们需要把大木块放到小桶里,小木块放到大桶里。
其次测量的是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复合能力。大部分人也许都被这种测试坑过:面对红笔写出的“绿”字,不由自主地回答这是个绿色的字。对还不太认得字的幼儿,当然不适合直接套用这个经典实验,但以同样原理改良的水果图片测试,就可以测出儿童是不是能有选择地调整注意力,说出正确答案。
还有两个关于偷看和撒谎的实验。第一次,研究者交给孩子一份礼物,告诉他们不要偷看,然后暂时离开。房间里隐藏的摄像机会记录孩子是否有偷看的行为。第二次,研究者让孩子根据叫声猜测背后的动物,创造条件引诱他们转身偷看,然后询问他们有没有作弊,那个动物是什么。同样,孩子的行为会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对照来看就知道孩子有没有撒谎,以及说了谎之后,能不能保持镇定不露马脚。
通过这些测试,两位加拿大学者发现,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爱撒谎,撒谎水平也越来越高。正所谓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骗人也是需要勤加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技术活。而更重要的是,爱说谎话的孩子在管控系统的功能测试中表现得都相当好。
说谎说得好,说明孩子发育正常,聪明伶俐,也许日后无论学习、工作都能按时完成,游刃有余。那些为自家孩子说谎而担心、愤怒的父母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倒是孩子从来都表现得老实乖巧,才需要紧张。
诚实的人不一定都为人正直,道德完美,也有可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