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文/王学富
昨天,读初中的儿子放学后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从位于市中心的学校骑车回到市郊的家。他骑行25公里,穿越半个南京城,又经过一段郊区路,最终回到家里。因为是一辆旧自行车,途中链条时而脱落,他几度下来重装。回到家时,他的妈妈看到他一手的油。
他骑车回家的表面理由是:放学时发现口袋里没钱搭车了。但这个行为的真正动机却是出于一种少年激情,一种冒险的冲动。
儿子的这个行为得到了妈妈极大的赞赏。他的妈妈,永远都觉得儿子非同一般,对儿子说:“儿子真有勇气,凭你这样的勇气,有什么事不能做好!”
我赞赏儿子,更赞赏他的妈妈。
由此,我想起儿子读幼儿园时发生的一件事。这天上课,老师讲了一个故事,启发孩子们学习礼貌。
故事说:冬天到来之前,小松鼠在树洞里贮存了许多的食物。冬天来了,小松鼠邀请小白兔到家里来做客,拿出小白菜和胡萝卜招待小白兔。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问:“小朋友们,小白兔要对小松鼠说什么?”
孩子们一致回答:“谢谢。”
只有一个孩子不是说“谢谢”,而是问小松鼠:“你还有什么?”
这个小朋友,就是我的儿子。
显然,他的回答出乎老师意料。老师就指着我儿子对其他小朋友们说:“这个小朋友很贪心,不讲礼貌!”
小朋友们一致说:“是!”
但是,这不是“贪心”,而是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常说,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却不知道,这创造力是从好奇心里长出来的。可惜,我们的教育,常常在不自觉之间会压抑孩子的好奇心,压抑孩子看似与众不同的表现。
每个人生来就是独特的,但是,当一个人生下来,迎接他的文化有太多的“一致性”的要求,这会压缩孩子成长的“独特性”空间,他的创造力也一并被压抑了。
一个人要成长,需要有勇气,坚守自己的独特性,与压抑自我的因素战斗。这种反抗行为被人称为“叛逆”,合理的叛逆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我曾遇到一位心理学家,他把孩子成长中的叛逆称为小鸟试翅。
不敢试翅的小鸟,一直呆在窝里,无法成为能够飞翔的鸟。没有经历过反抗的孩子,很难有勇气和有能力去成为自己。当我们有了勇气,我们就敢于活得真实,活出真实的自己。这就应了陶行知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因此,在孩子教育方面,当孩子做出某种非同一般的行为的时候,不要急于做负面的评价,更不要强制他们改变。父母、老师需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更加宽容,去理解、接纳、欣赏、支持孩子们,帮助他们确认自己。
父母不是永远要赢,有时候我们可以输给孩子。那些征服了孩子的父母,也可能是失败的父母。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人前来寻求帮助,原因是他出现了性功能障碍。我发现,这是一个被父亲征服(又自幼受到母亲过度保护)的年轻人。虽然心理问题的背后有复杂的原因,不能过于简单地归因,但父亲对儿子的压制与当事人的心理症状存在本质的关联:他的父亲是一个“成功者”,永远看不起自己的儿子。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好,父亲把儿子的书本撕碎了。那个夜晚,这个孩子把父亲撕碎的书从垃圾箱里找回来,在自己的房间用胶带把书本粘起来,第二天带着粘起来的书本去上学,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这位父亲永远不会明白,他撕掉孩子的书本的时候,也损伤了孩子的自我。他虽然没有直接扭损儿子的小鸡鸡,但他儿子的性功能障碍是其生命功能受到扭曲和损害的象征。
我想到一句话: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长着长着就成了“赝品”.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生活故事没有机会展开,就销声匿迹了。要让人生真正开花结果,我们最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但是,勇气是要培育的。
我有两个期待,一是对个体的期待,就是活出独特的勇气;一个是对公众、文化和教育的期待,给每一位个体留下独特成长的空间。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