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经验:舍得“使用孩子”,孩子才会成器
一位母亲经验:舍得“使用孩子”,孩子才会成器
很多同学愿意在生活琐事,以及课外的手工作业中帮助孩子,有的同学认为,这些事会浪费孩子的时间,有些是因为过于溺爱我们的宝贝;很多老人甚至在孩子吃饭的时候也会协助孩子,殊不知这是一剂可怕的慢性毒药,孩子渐渐会失去动脑、动手的机会,有些孩子到了学校不会挑鱼刺,不会系鞋带…更可怕的是孩子的大脑失去了锻炼机会!
同学们,认识到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女儿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尝试尽可能让她自己去完成很多事情。现在女儿8岁了,我们很少辅导孩子,当然除了练琴时必要的指导除外,女儿的记忆力很好,理解力也非常出色,这一切要归功于我们的“舍得”教育理念。今天我们就和小小莫扎特音乐馆的同学们一起分享“舍得”的好处!
一、敢于“使用”孩子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今天,小小莫扎特音乐馆就与同学们分享这个有趣的问题解决办法。
二、冲茶与炒菜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
“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
“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需要,被母亲肯定。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儿子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儿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三、挤公交的五大要素
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舍得放手。尤其是培养男孩子刚强、坚毅的男子汉气质,从小给他们一个自由独立的空间,提供锻炼、实践、展示本领的机会。
每天上下学的路程,正是培养孩子刚毅、能吃苦的气质的一个绝好机会。让孩子锻炼着自己上下学,可以让他在路途中寻找到不少乐趣,也能够增长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儿子上小学时,家离学校很远,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从三年级起,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共汽车上下学了。
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就说挤公共汽车吧,有五大要素。”我很感兴趣:“我儿子什么时候成哲学家了?挤汽车还挤出经验了!往下说,我洗耳恭听!”
儿子兴致勃勃地说起他总结的“五大要素”:“第一,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哪!只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人群一有动静,准是车来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大要素呢?”我兴致很浓“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前,抓住车把手,你就能上车了!第三,如果车上人多没有座,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面,这个地方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往下听。“听我慢慢道来:第四,司机座位后面虽然宽敞,但离座位扶手远,你的双手要张开,放在车窗的玻璃上,这样能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听完这“五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想,不去挤公交车,他哪能总结出这么多“要素”?儿子上中学后,六年来天天骑车上学,风雨风阻,无论风吹日晒,从不叫苦,我从心里佩服他。
四、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上海工作,说要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出发那天,我原是准备去机场送他,可他不让:“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他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
我只好也挥挥手说“再见!”我也不能死乞白赖非要跟他去呀!望着儿子远行,我心中一百个放心,我知道他行。
儿子成长的历程,让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人的一生都在路上,与其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一位母亲经验:舍得“使用孩子”,孩子才会成器》2019-05-18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