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期待不如等待
孩子的成长,期待不如等待
文/张戈
工作中常会与家长有所接触,有些家长会向我提起孩子的作业。这些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会背回来一个沉重的书包和数门科目的家庭作业,家长的手机此刻也会响起,收到老师发来的短信,内容无非是今天孩子应该完成的作业以及家长如何检查批改作业云云。每天的家庭作业,早已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役了,有些家庭甚至出现了全家老小齐上阵的情景,但即使是这样,有些孩子还是会因为要完成作业而睡眠不足。
家庭作业多,这是中国小学生普遍面临的现状,减负喊了这么多年,口号很响亮,却收效甚微。不少人将小学生的沉重负担归因于学校教育,家长与社会也默契地统一战线,对学校教育口诛笔伐,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一切似乎不仅限于此,与孩子成长相关的诸多弊端与疏漏大都一边倒地归结于学校教育了。早前,《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6年后我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开学一月摧垮家长坚持6年的教育观》在网上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无数的矛头指向学校教育对学生个性的约束。我们的教育体制对学生个性的漠视,一直以来颇受诟病,上次的文章中也谈到过,其实,学生个性发展的缺失不仅发生在小学,在中国的高中与大学里,这些情况也从未消失过。
然而,我们可以将一切的原因都归结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吗?社会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已逐渐走向了仇视的边缘,我们可以批判,可以呐喊,但不可以让仇视情绪蒙蔽了我们的眼与耳,从而看不到自身的错失以及让彼此之间无从沟通。学生的个性发展,仰赖学校教育,但是更脱离不了家长的家庭教育与社会的氛围浸染。回到家庭作业的问题上,减负多年收效甚微,学校力有不逮,难辞其咎。然而,家长们也不妨扪心自问,是否因为望子心切而对减负不屑一顾、对作业量减少而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还有我们的社会氛围,如此的功利取向,难免家长间互相攀比孩子成绩,拔苗助长蔚然成风。
孩子的作业从几张纸变为一摞纸,书包从双肩包变为拉杆箱,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对孩子的完美期待和急于求成的心态在作祟,我们太过希望孩子完美,又希望他们能快速地成长。然而,一盆植物尚且需要你日日浇灌、耐心等待才能开花结果,甚至有时候也得面对没有收成的时节,更何况是白纸一张的孩子?揠苗助长只会伤了孩子的根基,力求完美只会压迫孩子的心智,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与时间,他才能寻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个人价值。
普遍的家长、老师与学校都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完美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家庭作业的沉重。是时候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个人修养、性格养成等方面上了,孩子健全的人格比那看似光鲜的100分要更有价值,十年二十年后,一个长大成人的孩子,没有谁会记得他曾经得到过多少个满分答卷,而他从小养成的人格将会伴随一生。
沉重的家庭作业是家长与学校的急切心态、社会的浮躁氛围的映射,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来,也不能急。很多时候,家长、老师和学校,只能一起等待,坐在观众席上,给予耐心与鼓励,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行摸索、自我成长。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降低对孩子的完美期待,将期待变为等待,一起等待孩子慢慢长大。
《孩子的成长,期待不如等待》2019-05-14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