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最近的家——写给爸爸
你是我最近的家——写给爸爸
文/曲玮玮
亲爱的爸爸:
展信佳。
我作品的样刊一直寄到你那里,你一边兴冲冲翻找我的名字,一边忐忑地期待文章里会不会有一丝关于你的气息。
每一次都让你失望了。
这些年,我频频对你皱紧眉头,大声反驳你翻来覆去的说教,冷漠回绝那双侵略性地敲我房门的手。你再怎样粗线条,也是知道的,我对你并不满意。
不满的背后,是我对自己的厌恶。
你向来不拘小节,甚至有点邋遢,于是我也成为一个做事不太有条理,生活杂乱无章的人。你来了兴致喝酒毫无节制,于是我心情颓然时也耽于酒精的幻灭。你夸夸其谈不厌其烦向我谈及过去的光辉,于是我也一样,对渐行渐远的过去沾沾自喜。妈妈对你唠叨时,你总努努嘴,轻而易举地把我扯过来做垂头丧气的同盟。
爸爸,其实我只是讨厌这样的自己。
这些年,同样有很多事需要感激你。
比起周边的同学,我受到你的管束,实在太少。小时候,我无所顾忌地看各类杂书,自由上网。假期我四处旅行,你不太过问,只提供经济支持。甚至哪天我偷懒不愿去学校,你犹豫一下还是会帮我请假。我应该有节制地享受你的宠幸与纵容。
爸爸,好在我也不赖,每次拿到的考试成绩足够让你在同事面前吹嘘好一阵子。爸爸,你从未干涉过我的生活,我也向来标榜为自己而活,但很多时候,是为了让你更为我骄傲一点。
你知道的,我羡慕过妹妹拥有一位体贴入微的父亲。严厉时铁青着脸说教,温情时昵昵耳语讲着温馨的睡前故事,又博学多识通讲天文地理。你呢,我平生第一道伤疤是你留下的,妈妈说那是你强硬抱我时皮带留下的划痕。那次感冒发烧我让你递杯水,结果你把一杯滚烫的热水塞给我,我胸口都烫出了水泡。爸爸,有很多瞬间,我对你失望到了极点。你对妈妈也是一样,不会尽其温柔,不会耍浪漫,甚至不会提过她手里沉重的菜篮子。有时候,爱是本能,更是一种能力,我真的不忍心怪你。因为我看得出你眼睛里欲盖弥彰的懊恼和沮丧,看得出当你的取悦被冷漠回应时,你转身的背影,是那么孤独。
爸爸,所有人都说,我一点儿也不像你。这些年有些事你啰嗦过很多遍,但从未用任何粗暴的方式向我输出价值观。因为在那之前,你的宽容和“放任”,早就让我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爸爸,你的“强大”反咬一口,衬托出你的无力。
鲁迅说:“无尽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也将是我的信条。而你整日盼着退休后住在农村,过看电视打麻将的简单生活。或许未来长路漫漫注定你我要渐行渐远,但有你和妈妈在的地方,才是我最近的家。
爸爸,珍重!
《你是我最近的家——写给爸爸》2019-05-13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