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18个分寸
家庭教育的18个分寸
1、爱的分寸
在爱孩子的问题上,既不能没有爱,又不能爱得过分变成溺爱,而要找到爱的“度”。做到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2、管理的分寸
在管理的问题上,既不能管得过严,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又不能放任,任其自流,而应找到给孩子自由的“度”。做到宽严适度,既给自由,又要权威。
3、听话的分寸
在让孩子听话的问题上,既不能让孩子不听话,胡反胡闹,又不能让孩子太听话,唯唯诺诺,而应找到让孩子听话的“度”;使孩子既听大人话,又有独立见解。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
4、民主的分寸
在对孩子的民主问题上,既不能专制,一点民主都不给,又不能搞绝对
民主,什么都是孩子说了算,而应该找到民主集中的“度”。既要民主,又要集中。
5、表扬的分寸
在对孩子表扬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进步,又不能把孩子捧到天上去,而应找到表扬的“度”;既鼓励了孩子,又不使其骄傲。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6、批评的分寸
在对孩子的批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问题,不闻不问,又不能揪住不放,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批评,而应找到批评的“度”。既批评了孩子,又不使其情绪低落,破罐破摔。
7、说教的分寸
在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的问题上,既不能没有说服教育,整天不是打就是骂,又不能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而应找到说的“度”。干净利落,画龙点睛,点到为止。
8、独立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问题上,既不能不敢放手,总是背着抱着,又不能大撒把,爱怎么着怎么着,而应该找到孩子独立的“度”。先领着走,后看着走,最后放开让孩子独立走。可以让孩子升帆划船,就是不能让孩子跳海。
9、关心生活的分寸
在关心孩子生活的问题上,既不能不管孩子的生活,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成为孩子的保姆,而应该找到关心的“度”。既关心孩子的生活,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10、营养的分寸
在对孩子营养的问题上,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营养需要,又不能整天都是高营养,让孩子“消化不良”,而应找到营养的“度”,适度营养。
11、劳动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劳动的问题上,既不能什么都不让孩子干,使孩子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儿”,又不能把孩子当劳动力使用,逼着孩子整天干活,而应找到劳动的“度”。适度劳动,主要是为了锻炼。
12、提要求的分寸
在对孩子提要求时,既不能要求过高,使孩子望而生畏,又不能要求过低,迁就孩子,而应该找到要求的“度”。使孩子“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
13、培养兴趣爱好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既不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又不能逼着孩子整天弹钢琴、练书法,而应该找到培养兴趣的“度”。适度引导,既不早期定向,又不放任自流,而是积极引导,启发培养兴趣爱好。
14、培养耐挫折的分寸
在培养孩子耐挫折的能力上,既不能怕孩子失败,在孩子面前铺上红地毯,让他事事顺利,又不能让孩子总处于失败状态,而应找到失败的“度”。创造一定的失败机会,使其受到锻炼,提高耐挫折的能力。
15、刻苦的分寸
在督促孩子勤学时,既要让孩子刻苦,又不要逼着孩子苦学(痛苦的苦),而要找到勤学的“度”。把苦学(刻苦的苦)与乐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16、鼓励的分寸
在鼓励孩子时,既不能完全依靠金钱,又不能一点物质鼓励都没有,而要把握好“度”。把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结合起来,以精神鼓励为主。
17、开放的分寸
在开放的问题上,既不能把孩子封闭起来,使他成为“纯而又纯”的人,又不能任其到外边随便接触,随便交往,而应找到开放的“度”。既要开放,又要适当限制与引导,防止不良影响。
18、消费的分寸
在金钱的问题上,既不能让孩子大手大脚高消费,又不能让孩子与钱隔绝起来,而应掌握住“度”。适量给点零花钱,教他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家庭教育的18个分寸》2019-05-03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