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
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
孩子的早期教育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学习习惯、态度以及思维方式等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早期教育引导不当,就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甚至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
因此,不论采取何种早教方式,或是选择何种教育理念,根本的出发点都是引导孩子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一方面想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超过他的同龄人,一方面用孩子的一些成绩来炫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也是很多父母在教育方法上的失误。
时下有一句很流行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着这句话,做父母的纷纷为孩子制订了各种学习计划,请家教,报培训班,上贵族学校,争先恐后,忙得不亦乐乎。
还有一句话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不论自己怎样辛苦,做父母的都要想尽办法,为孩子做好一切超前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
教育孩子确实是一件大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可以理解。教育好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也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父母想尽办法,让孩子去按照成人为他们设定的各种模式去学习,去参加各种他们喜欢或者讨厌的学习班,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就一定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将来吗?
也有父母说:“没办法啊。如果我们给了他快乐的童年,那么,我就没法给他一个好的未来了。”拳拳之心,让人生出很多感慨。但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这样的教育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不免让人心生疑问:这样下去,会不会拔苗助长?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让我们得到当初所想要的结果?
前些年,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小孩能记住圆周率后面的几百位数字。当时觉得那个孩子很了不起,现在想来,我却为那些作秀式的教育感到悲哀,想想他该是牺牲了多少孩子应有的玩乐时间,才记住那些毫无意义、我永远也无法记住的毫无规律的数字?一方面想让孩子更可能多地超过他的同龄人,一方面用孩子的一些成就来炫耀,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也是很多做父母的在教育方法上的失误。
现实生活中,很多起点高的孩子,到后来并不一定跑在最前面。很多时候,他们甚至跑在了众多孩子的后面。
王安石在他的《伤仲永》中讲述了一个天才小孩最终变得和常人无异的故事。其实,现在很多小孩的成长之路也和仲永类似。孩子初生之时,父母往往为他的每一分成长感到骄傲,生怕他受到一丝挫折。当他稍长,父母总是不惜余力地为他的前途作无数的设想,尽自己所能去为他扫清前进路上哪怕是一丝的障碍物。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人生之路,并不是越顺利越好,也不是起点越高越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起步太猛、起点太高,遇到的挫折也就越多。(励志文章 www.cglz.net)有些孩子因为前面过于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挫折,也就没有多少应付挫折的经验。当困难来临时,他们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结果一下子就被击垮了,从此一蹶不振。
有两个人去沙漠里植树。等树种下后,其中一个刚开始还给树浇水,但浇了几天水以后,就不管了,任由树木自己生长;而另外一个人对自己种下的树苗一直精心管理,他每天给树木浇水,定期给树木施肥。后一个人种的树长势非常好,他心里常常笑话另一个种树的人,因为那个人种下的树生长得非常缓慢,而且显得非常矮小。
可是,等到了夏天,突然刮起了一场大风。大风过后,那些精心养护的树木竟然全部被连根拔起,而另一个人种的树却损伤很小。
平时种树种得精心的人感到诧异,于是另一个人告诉他:“我种的那些树因为平常不浇水,为了找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就拼命把根一直向地下扎,所以大风刮不倒它们。”
父母教育孩子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在沙漠中植树的经验呢?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越快越好。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得经历自然界的风吹雨打。那些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花草,或者是人工管理得好的树木,往往在面对风雨时显得弱不禁风。古语中有“大器晚成”一说,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很多成大器的人并不是天生具有过人的天赋,也不是靠别人给他很高的起点,他们大都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人生是长跑,孩子要慢胜》2019-05-03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