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 欲速则不达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人之常情,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可是,父母的好心却不一定能办成好事!有研究表明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心理健康及智力的发展,而过重的期望与学校课业负担造成的危害相比,则更为甚之!
“小以成小,大以成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说着这样的话:“你要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当一辈子工人!”“你看到那扫大街的了吗?他就是因为当初没有好好读书才会成为今天这样的!”……也许很多父母都觉得,这些都是现代家教中司空见惯的对话了!可是,当父母们了解了老舍先生教育子女的故事后,或许就会有新的思考了。
一次,老舍在给夫人胡??青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对比老舍的教育观念,我们发现老舍先生也是“望子成龙”的,不过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成为一个能够有益于社会的“龙”,而今天更多的父母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八面威风”的“龙”。
天下没有不望子成龙的父母,父母寄厚望于孩子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就是不顾自家孩子的天赋、资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只顾“揠苗助长”,硬要“赶鸭子上架”,哪怕孩子已经竭尽全力有了一点儿进步,也不能令他们满意,有的父母甚至还会动辄斥之。长此以往,孩子得不到任何鼓励性的反馈,也体验不到由努力而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就丧失了对成功的追求和信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质,父母给予孩子的期望应该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应该充分考虑到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和自身条件。别忘了古人的一句话:“小以成小,大以成大。”对孩子因材施教才是最重要的。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现在,不少父母对如何培养孩子成才都有一定的硬性“指向”,如: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夏令营,必须精通琴棋书画等等。孩子每日奔波于各种学习班,身心疲惫,更无暇玩耍。父母们这种把内容丰富的家庭教育错误地等同于文化知识学习的做法,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严重的则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泯灭了孩子原有的创造性火花。
现任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曾经说过这样的一件事:她的儿子李禾禾在上学前班前,曾经学过一年的绘画,没想到禾禾在学前班画的毛笔画《小蝌蚪找妈妈》竟得了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于是夫妻俩在高兴之余便肯定地认为禾禾一定会在绘画上有所发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禾禾的心思并不在绘画上,于是夫妻俩也就没再勉强他学画画了。没料到的是,禾禾上小学三年级时突然喜欢上了数学,自己还报了奥林匹克数学班,每个星期天不用父母督促,禾禾自己就会从东城骑着自行车去西城的奥校上课,风雨无阻。后来李禾禾的数学成绩特别的好,直到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四中。
应该说李肇星夫妇这种对孩子看似是“放任自流”的做法是对的。父母设定的“指标”不一定是孩子想要努力的方向,随着孩子自我世界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他往往会主动寻找自己的兴趣、意愿。对此父母应该审时度势,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帮助其成才。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变成“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父母只知一味地以自己的喜好来强迫压制孩子,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及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教育。这样,孩子的潜能才有可能得以挖掘,父母美好的希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望子成龙” 欲速则不达》2019-02-28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