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疏导孩子早恋的方法
理解和疏导孩子早恋的方法
早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主要发生于18周岁以前。从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有以下表现:
现代男女均在16—17岁达到性成熟高峰。随着活动领域的扩大和知识的增长,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增强,在性成熟的生理作用下,对异性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内心深处感到异性吸引的存在和力量,试图接触有限,有一种探索异性奥妙的愿望。加之社会上各种性信号的诱惑和刺激,促使青少年主动追求异性目标,并开始早恋。其特点是对爱情理解的朦胧性和闭锁性。他们并不懂得爱情的真正内涵和真谛,不知道爱情所应该承担的道义和责任,所表现的只是一种具有浓厚浪漫色彩,理想主义的朦胧情感,与其说是选择恋爱,不如说是找一个方便交流和沟通的异性朋友。
早恋,如果处理不当,会给中学生带来很多不良影响,轻则影响学习和心理健康,重则影响身体健康和终身幸福。家长、老师和社会对这个问题都比较棘手。本人认为,对于早恋,重在理解和疏导。理解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理解一:生理发育逐渐成熟的需要。孩子成长到中学生阶段正处在青春发育阶段,体内性激素水平逐渐增高,性机能逐渐成熟,性意识逐觉醒,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逐渐增加,容易产生对异性的爱慕。
理解二:心理的需要,社会的影响。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一方面,遇事希望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监护和管束;另一方面,情感丰富,渴望被人理解和关心,这种心理,在同龄人中容易引起共鸣。并且各种媒体对情感的渲染,使中学生模仿和强化了自己对异性的追求。
理解三:缺乏家庭温暖。中学生是一个情感复杂的群体,当家庭单纯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或者只顾给学习增加压力,而缺少从心灵上的关怀和满足时,他们容易从同龄异性中寻找心理平衡。
基于以上几点,作为家长、学校和社会首先要做的不是指责和横加干涉,应该对他们予以理解,分析究竟是哪一种因素引起他们早恋、从而因势利导。在此,特别要强调的是:避免将本来是纯结的同学关系误认为是早恋,不要一看到两个男女同学单独在一起就给他们扣上早恋的帽子。这样容易使他们的心灵扭曲、反感,从而促使纯洁的同学关系向早恋的方向发展。
孩子特别是中学生如果真的出现了早恋或有早恋的苗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疏导他们:
方法一:语气平和地与他们谈心,问他们喜欢对方的哪些方面,并且肯定双方的优点,告诉他们少男少女相互爱慕是人之常情,并不是很丢脸的事,不要为此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使他们在平和氛围中交往,让他们冷静理智地处理自己的感情。
方法二:告诉他们这种爱慕往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因为现在他们还是个中学生,离成年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距离。在这段时间里双方都会在成长中发生很大变化,环境和条件都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观念和情感的改变,爱慕的对象也会随着时间、环境、条件、观念和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让他们客观地认识现在的自己。
方法三:告诉他们,虽然少男少女相互爱慕是人之常情,但是中学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做,那就是学习。中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对他们抱负的实现和前途的影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让他们比较一下现在恋爱和现在认真学习的两种不同结局,使他们懂得现在当务之急是学习而不是恋爱。
方法四: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作为早恋学生的家长和老师,应该深入了解导致该学生早恋的原因。如果是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就应该从社会环境因素入手,用那些因早恋处理不当而毁灭了心身健康和美好前途的事例教育他们,因势利导,使他们走出这种环境,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如果是家庭因素引起的,就应该从家长入手,营造更加和谐馨的家庭氛围,让家长成为孩子的朋友,与他平们等交流和沟通,从心灵深处关心和理解他们,使他们自觉地从早恋中走出来。
《理解和疏导孩子早恋的方法》2019-02-25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