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长如何配合孩子?
高考前家长如何配合孩子?
孩子复习迎考,家长究竟做些什么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呢?
2009年4月,正是许多孩子为高考做最后拼搏的时候,一个山西大同母亲拨通热线,一定要跟咨询师聊聊孩子的事情:“我们一家人现在都以孩子为中心,为了孩子高考,我辞去了工作,在家全职照顾他。为了他高考,我们电视都不看,上学、放学接送,甚至早餐的鸡蛋都是他爸爸剥了递给他吃。可是孩子为什么就不好好学习呢?成绩反而越来越差。”接通电话后,母亲就不断地抱怨。
原来为了配合孩子参加高考,2008年国庆节之后,全家一致同意母亲辞职在家照顾孩子,从衣食住行到买教辅书、上培训班,都是母亲一手操办。母亲每天忙得团团转,三点一线地穿梭于家、学校、培训班之间。相反儿子却无比“轻松”,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有的日程都被母亲安排得满满的,他要做的就是像机器人一样跟着母亲的脚步走路,看起来要赶考的是母亲而不是儿子。
母亲忙得焦头烂额,而孩子的成绩却跟妈妈的付出绝对不成正比。经过家里人(因家里就一个男孩,孩子已经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宝)一致决定由爸爸和孩子进行正式沟通。因为孩子爸爸在国家机关工作,而且在个人求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亮点认为是值得孩子学习的。然而,孩子和爸爸的对话却让大家意想不到:“所有的事情你们不是都安排好了吗?学习上的事情问我妈就行了。你上了好大学不一定我就要上啊。再说了,老爸,你挣的钱不就是给我花的吗?我上了大学又能怎样?”孩子的一席话让家人瞠目结舌。一家人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不知道到底做错了什么。妈妈更是感觉挫败,自己的良苦用心、辛苦付出,儿子竟全然不领情。
可以说,高考之前家长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能给孩子以支持和帮助,但方式、方法不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案例中一家人发生的事情,在每年孩子参加高考的家庭中是很常见的。家长们的行为和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定程度上也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现实使然。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在家庭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高考是全家的头等大事,家长总认为只要把好这一关就大功告成了。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学会自立,但又不能容许孩子成长中走弯路、犯错误。所以很多家长希望在孩子人生的关键路口能够为孩子“把好舵”,从日常生活起居的安排、复习资料的选择,到给孩子定目标、选学校、定专业,家长俨然成了孩子高考战场上的指挥官。可学习、高考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需要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可很多家长却越俎代庖了。孩子的事情由家长来决策并包办代替,无形中替孩子承担了责任,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同时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另外,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少家长在这个时候为孩子的付出都是有条件的。一旦孩子高考的结果达不到家长预期的目标,家长就会出现从“满怀期望”到“无比失望”的情绪落差,抱怨、指责孩子,甚至对孩子的前途丧失信心。而这样又容易引起孩子的沮丧、自责、痛苦,或者会把失败的责任推到父母身上。
高考重要但不是唯一成才之道,孩子能够考上理想大学深造以求得个人更高的发展自然是幸事,但高考即使失利也不能认定全盘皆输。现代社会可以说成才之路千万条,人生之路处处是考场。所以,面对孩子的高考,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尽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让家成为考生最稳定的支持基地。
家长要从内心认识到高考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要为当下这件事负责的。家长要向孩子表明:父母相信你,我们能为你做些什么?家长和孩子之间最好通过协商,明确孩子复习迎考时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要做的、哪些事情是父母要做的、哪些需要父母协助孩子来做的。
孩子学习的状态和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指望孩子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在考前有很大提高是很不现实的。所以,家长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尽量不要主动谈论学习、高考等,更不要唠叨督促孩子用心复习或者指责孩子前期的不努力造成今天有心无力的局面等,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和反感。家长最好不要妄加指点孩子学习甚至替代孩子制订复习计划、传授应考技巧。家长需要用心扮演好孩子“高考助手”的角色,尽力帮助搜集一些准确、权威的信息和资料,至于学科和应试指导,需要时可以寻求有经验老师的帮助。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优化孩子的饮食和睡眠质量,多跟老师交流,及时准确把握孩子心态、情绪变化等。
家长默默陪伴孩子一同走过考试,给孩子以支持和力量,帮助孩子完善过程,对家长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家长成长的一个过程。亲子间相互支撑一起经历这段非常的日子,将成为彼此人生中巨大的一笔财富。
《高考前家长如何配合孩子?》2019-02-20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