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个月宝宝智能开发训练
宝宝的能耐
1、哭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法。嘴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2、最多的活动是睡,醒时的第一项活动是睁开双眼到处看;
3、目光可跟随眼睛20厘米左右的物体,在光线微暗的房间里竖抱起来会睁开眼睛;
4、喜欢听母亲的心跳声或心跳录音,听到悦耳的声音可停止啼哭;
5、喜欢看人脸,特别是吃饱后看母亲慈爱的笑容,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笑;
6、对甜、咸、苦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
7、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
8、有较完善的觅食、吸吮、吞咽、握持、行走等无条件反射。
大动作能力训练
抬头
抬头是宝宝出生后需要学习的第一大动作。学会抬头,可以扩大视野,促进智力发育与颈部肌肉张力的发展。
竖抱抬头:喂奶后,竖抱小儿使头部靠在父母肩上,轻拍几下背部,使其打个嗝以防吐奶。然后让宝宝的头离开父母肩部,扶住宝宝头部的手稍放开,让头部自然立起片刻,每日4~5次。
俯腹抬头:宝宝空腹时,将他抱在你的胸腹前(与你面对面),然后你慢慢地斜躺或平卧在床上,此时宝宝便能自然而然地俯卧在你的腹部,扶宝宝头部至正中,两手放在头两侧,逗引其短时间抬头,反复几次。
俯卧抬头:空腹、清醒时,让宝宝俯卧在床,用哔铃棒逗引宝宝抬头并左右转动。
注意:练习时轻抚宝宝背部,让他感到舒适、放松;完成后让宝宝仰卧休息片刻。
四肢运动
体操运动:清醒状态时,给宝宝做四肢被动体操。让宝宝躺在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双手轻轻握住宝宝的手或脚,跟着音节节拍做四肢运动,每次2~3分钟,宝宝会感到新奇、愉快,如果紧张、烦躁,可暂缓进行。
练“走路”:托住宝宝的腋下,用两大拇指控制好头部,让宝宝永光脚板接触硬的床面或桌面,宝宝会做出踏步的动作。从出生第8天开始,到第56天,每天练习3~4次,每次迈8~10步。实际上,宝宝先天就具有行走反射的能力,这一反射在出生后56天左右就自然消失。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能力,每天加以动作训练,可是宝宝的下肢得到锻炼并促进智力发展。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
多动手,大脑才能聪明。切勿怕宝宝抓脸便给他戴上手套,或捆起来不让动。应当创造条件,让宝宝充分地去抓、握、拍、打、敲、叩、击打、挖、画……是孩子心灵手巧。
手的运动 解开宝宝包被,让他舒适自在地平躺在床上,把指甲剪好,袖子不要太长,手露在外面,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吃手。
抓握训练 轻轻按摩宝宝的手指,带来刺激。当手指接触宝宝手心时,它的小手能握住不放。也可把不同质地的适合宝宝小手抓握的物品如小摇铃、小绒布玩具、纸卷、小积木等,放在小手里,让他握一会儿,获得各种触觉经验。
《0~1个月宝宝智能开发训练》2019-02-02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