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十大忌
教育子女十大忌
第一忌:不要跟孩子斗气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爱他,为了孩子将来好而拉他拔他,有时,拉之不起,拔之不动,轻则呕气,进而斗气,亲子之间迷漫着一股低气压,相见不如不见,这真是何苦?孩子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来与父母斗气的,稳输的父母亲,还是尽可能以谅解和同情来对待成长中的宝贝吧。
第二忌:不要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的孩子就像生长在无菌室里的小孩,一旦走出无菌室,难免疾病连连,我们的宝贝也是一样,过度保护,使他无法在自然的社会状态下自我学习成长,有一天,他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伞,他才发现社会怎么是这样?怎么跟在父母身边时不一样?如此过度的保护,岂有益于我们心爱的宝贝?
第三忌:不要在孩子之间比较
我们对个别差异都能朗朗上口,可是我们又常常要哥哥考一百分,然后以哥哥做榜样,也要弟弟考一百分。而今而后,每件事都把哥哥和弟弟放在一起比一较,奖优惩劣,非比得兄弟反目不肯罢休,这不是在破坏孩子的感情么?一旦孩子感情起裂痕,伤心的又是谁呢?
第四忌:不要恐吓贿赂
如果你常说:“你作业再没写完,我就把你打死。”有一天他一定会发现,他作业没写完,父母不可能真的把他打死;或说:“你赶快把作业写完,我就给你十元。”有一天,你要他做事时,他可能就开始跟父母谈条件。恐吓只会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让他感受不到父母亲情之所在;贿赂则会使得孩子变得更功利,只要有利才愿做事。
第五忌:不要在孩子身上贴卷标
大人有时常在言行中,会骂小孩“白痴”、“懒的跟猪一样”、“笨死了”……等等负向的批评话语,这些负向评价的语言一次次的进入孩子的脑海中,久而久之,他会对自己产生负向的自我认知,而这样的自我认知一旦固化这些卷标就像挥不出去的魔咒,一生一世的牵引着这个我们心爱的孩子。有云:爱他就不要伤害他,我们怎能以此魔咒来牵引我们呕心泣血想要拉把长大的孩子呢?
第六忌:不要揠苗助长
时下孩子在父母亲“输人不输阵”的观念下,要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也不管孩子的成熟度,一切又要速成,让一个刚在成长的孩子背负太多成长的重担,快乐的成长过程变成喘不过气来的梦魇,揠苗又岂真能助长?不如让孩子自然的成长吧。成长是需要时间的,父母亲最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合的成长环境,而不是替代孩子长大。
第七忌:不要无端怀疑
有时,我们在一件事还未查明之前,就时常一口咬定是我们最爱的孩子干的好事,恐吓威胁要他承认,但是经常事后发现我们错了,然后再以十分爱怜的姿态,想要博得孩子的谅解。而这种无端怀疑的不幸,却几乎是每次发生事端时一再上演的戏码,被怀疑的孩子,他能去相信谁?
第八忌:不奢求、不强制、也永不放弃
对孩子,父母给予合理的期待,而不做太多的奢求,给予适当的导引而不做过分的强制,同时不管情况是如何的糟,对血脉相连的宝贝,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言放弃。教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那是父母付出了多少的爱心、耐心,经过多少成长的试炼之后,才能造就一个经国济世的人才。以上所述,或许可以给为人父母者一些参考、一些省思、一些启发,如果您用的功夫深,您自然能体验出许多的妙法妙用,在陪孩子成长的路上,您自是一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第九忌:不要唠叨不休
有句话说:“你要孩子讨厌一件事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对他唠叨不休。”唠叨是精神上的疲劳轰炸,任何人都不愿被人念个没完没了,最好的方法是改用其它方式来管教,丢弃唠叨的旧手段,唠叨只能把父母的情绪发泄给孩子,让孩子也感染这些情绪,而他无处发泄,只有发展成一些适应不良的行为了。
第十忌:不要让子女背负罪恶感
不适当的责罚,或给孩子在心理上造成罪恶感,孩子将背着沉重的罪恶感走在人生的道路,他怎可能创造美好人生呢?因此,要纠正孩子的错误时,把事实说出来就好,不要因此而批评到其人格,多说一些中性的语言,避免替孩子制造心里的负担。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