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家长应对方略:帮忙别添乱
高考前家长应对方略:帮忙别添乱
遇到一位高考考生家长,一脸的官司。她说,高考进入倒计时,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家里这个重点保护对象才好。有些话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成天看着孩子的脸色。想帮帮忙,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对此,我十分理解。设身处地想想,有下面几条建议供加长参考。
一、内紧外松。随着高考的临近,有的家长比孩子还紧张。说不紧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许多家长就一个孩子,这一个孩子就这么一次高考,成败在此一举。对此,家长如何一点都不紧张反而不正常了。但是,家长紧张、尤其是过份紧张没有什么用处,闹不好还会帮倒忙。所以甭管咱多紧张,也尽量不要表现出来。否则会影响、干扰孩子的情绪。非但如此,还要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调整情绪,保持平和、自若的态度。
二、雪中送炭。孩子需要哪些帮助,我们尽量提供。孩子不需要的,我们别瞎帮忙。考题需要孩子自己答,作文需要孩子自己写,家长所能做的恐怕较多的是后勤保障和情绪疏导。最关键的是,要减少孩子生病的概率,提醒孩子避免意外。一位考生考试前夜,活动时跳起来摸高崴了脚,疼了一夜上考场,多少还是影响了水平的发挥。有的家长一个劲儿给孩子加强营养,没想到却吃坏了肚子。
三、尽量减压。说实话,这个节骨眼上你再着急也没多大用了。尤其是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将心比心,哪个孩子不想多考几分?适度地督促是必要的,但不宜再用所谓的激将法了。许多孩子临场发挥时常,和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有一定的关系。家长要真正看得开,帮助孩子轻装上阵。
四、力戒冲突。高考前夕,一定要避免和孩子发生争执。报考什么专业、报考哪所学校、上哪儿上大学,家长都可以发表看法,但关键还是要看孩子的意见。即便孩子的想法不妥,也只能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实在做不通,也只能由他她去。毕竟大学要他们自己去上。其它和考试无关的事情可以暂时放放,没有必要一定要在这段时间解决。有个考生说考完了去学车,家长不同意,训斥起来没完,结果激化了矛盾。并不是说孩子想干吗就干吗,但不是当务之急的,缓一缓有好处。
五、关爱适度。高考毕竟是件大事,家长的适度关心是必要的。能不出的差就可以不去了。可参加可不参加的应酬就免了吧。但不要过度、过份,尤其是不要反常。有的家长从来不闻不问孩子的学习,一下子变得整天围着孩子转,孩子一下子也适应不了哇。
《高考前家长应对方略:帮忙别添乱》2019-01-22发表于家庭教育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4让孩子记住做人的十八条军规
- 2019-01-17和新生儿怎么做游戏
- 2019-01-17新妈妈对宝宝爱不起来怎么办?
- 2019-01-17你该怎样关注新生儿
- 2019-01-17早教可防治早产儿智力低下
- 2019-01-17小学播分娩录像给学生
- 2019-01-17和1岁以内BB说话的3个技巧
- 2019-01-17重智力轻体力 如此早教使宝宝运动发育迟缓
- 2019-01-17儿童节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 2019-01-18父母如何进行新生儿教育
-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 竞聘副处长演讲稿
- 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 写给女儿:自我保全是你的终生必修课
- 你越相信孩子,孩子越成功
-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 那些穷养自己,富养孩子的家长,请点开
- 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飞多远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 妈妈写给儿子:这10句话,我们不跟你说,没有人
- 家有熊孩子怎么办?
- 不打骂,不反对高中谈恋爱,她的3个孩子却都考
- 问题孩子来自问题家长
- 你想要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能适应社会的孩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
- 《战狼2》票房超30亿:告诉我们孩子的,只有俩
-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都会变成最深的遗憾
- 我们是为了养孩子,不是为了养花
- 最悲哀的教育:把普通家庭的孩子养成了生活条
-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 所谓教育,只不过就是用爱与智慧,让孩子成为
- 孩子最需要的10件“东西”
- 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高三家长必读:考前多听少说给孩子支持
- 家庭教育:如何修炼成一名合格的高三家长
- 孩子模仿对象及需遵守的守则
- 家长们:你们犯了这些错误吗?
- 一对父与子的日常:不管你们服不服,反正我服
-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
- 那些5岁会背100首诗的孩子,根本就不该拿来炫耀
- 兴趣班为何成为“负累班”
- 我儿子是没有被这个世界理解的天才
- 华人妈妈定下的十大家规,值得借鉴
- 面对高考,给高三家长的五点温馨提示
- 新生儿早期的智力开发
- 过于听话的孩子缺少创造力
- 触觉刺激智力与情绪发展
-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写给在衡水中学高一读
- 接送放学中窥见的教育差别
- 清华学霸:给小学生的10个忠告!初中才知道就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