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
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
“创业是通往财务自由的唯一办法!有些人说,创业有风险,我觉得,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你随时会被解职!而且,如果创业失败,你们还可以回去再找份工作!”
创业并不是一定要高科技,创业也未必需要风险投资。创业需要的是坚强的意志,敏锐的嗅觉,到位的执行,和科学的管理。
大概还是10年前,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礼堂里听一个美国客座教授的讲座。他鼓励我们去创业,并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什么年龄,什么人都可以去创业!”
“我创业的时候已经40多岁了,那时候我是个工程师,经济不好的时候,我被公司裁员了。我和朋友做了一个产品,当时是80年代初,我们做的是电脑和传真的转接卡,你们知道,我们去找客户销售的时候,客户问什么?”
“客户问,什么是传真?原来在那个时代,传真还没有那么普及。”
“我们苦苦等待,积攒经验,等了六年,公司终于做起来了!后来我们的公司卖给了一间公司,这间公司接着又被Intel收购。我个人套现6000万美金!”
“我和太太,买了私人游艇环球旅行,然后到了去年冬天,我太太说,我们找个一年如夏的地方呆呆吧,明年继续环球!于是我们把船停在了地中海,来到了新加坡,站在了这里!”
“创业是通往财务自由的唯一办法!有些人说,创业有风险,我觉得,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你随时会被解职!而且,如果创业失败,你们还可以回去再找份工作!”
“我的观点是,任何年龄,任何人,都可以去创业!”
这是一个典型的硅谷创业者的故事!这个故事激励了当年的我,虽然美国的情况和中国大相径庭,但创业的精神(Entrepreneurship Spirit)确是相似的。
在中国,打工的风险远远高过欧美。其实在欧美社会,创业未必是一个很好的人生选择。我们知道,在欧美,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律师和医生。社会最好的职业也是律师和医生。其他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不大。由于社会成熟而稳定,留给创业者的空间并不是特别大。(励志电影 www.cglz.net)创业成本也很高。这就是为什么硅谷的创业都集中在科技创新方面。而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社会发展迅速,到处都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机会。而社会保障不足,大部分人的打工回报很低。只要能潜心钻研一个行业,终究会成功。
让我来分享一个草莓姑娘的创业故事。有一天,我们单位订购了几箱草莓。草莓又大又鲜,很好吃。送货的是一位25岁左右的美丽姑娘。我们后来叫她草莓姑娘。她亲自搬上搬下。
后来熟悉了,草莓订得多了。草莓姑娘邀请我们去上海郊区青浦的草莓基地去做客,并分享了她的创业故事。
原来草莓姑娘家里是上海青浦的农民,但她可是不折不扣的高材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毕业后在陆家嘴金融区做一名白领。但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在琢磨着创业。
她选择种草莓,是因为每个人都要吃,这个行业不会错。但一开始真的很艰难,因为什么都不懂,她父母也反对,周围的人没有支持的,总觉得大学生去种草莓是自我堕落。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和一个台湾人合作,台湾人负责营销,她和父母负责种。最后大家的理念发生了分歧,农场亏钱,他们家就把农场买了下来。这三年,他们就完全自己经营。从选种子,到掌握种植规律,到口感品尝,到选择肥料等等。三年下来,吃了无数的苦,经受了无数竞争者的刁难,终于成就了一个高端的上海草莓品牌。每年营业额超过千万。
在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类似的年轻创业者。从北大博士开办的誉满香江的“土猪一号”,到我们今天谈到的草莓姑娘。创业并不是一定要高科技,创业也未必需要风险投资。创业需要的是坚强的意志,敏锐的嗅觉,到位的执行,和科学的管理。
让我们一起翻开人生的“创业这回事”。
《打一辈子的工才有风险》2019-01-20发表于创业故事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8优酷CEO古永锵的创业历程
- 2019-01-18马云忆人生窘境,谈梦想几度哽咽
- 2019-01-18创业故事:蜗牛想去哪儿
- 2019-01-18平凡人创业,从300元到150万
- 2019-01-1980后纯真创业故事,几分钟获得三百万
- 2019-01-19四大80后亿万富翁们的第一桶金
- 2019-01-19杨巍创业:太热爱了所以不觉得苦
- 2019-01-19新东方:俞敏洪从台前走入幕后
- 2019-01-19励志创业:把生意做大的秘诀
- 2019-01-19岳云生:创业,我们依然在路上
- 谁是中国最伟大的民营跨国企业
- 希望四年前就有人告诉我的事情
- 洋码头获融资1亿美元,CEO曾碧波回忆曲折的创业
- 冯仑:1万块钱一碗的牛肉面
- 听说你不想上班,想成为自由职业者
- 投资是一场长跑,首先你要跑过终点
- 让梦成为梦想的一部分
- 周鸿祎:把自己当成打工的,一辈子都是打工的
- 我是垃圾哥:开着宝马年赚百万
- 章光101赵章光:赤脚医生创造财富传奇(一)
- 梦想在退一步中绽放
- 靠的不是经验和金钱,痛楚中的智慧坚守
- 腾讯:从单项冠军到全能冠军
- 创业其实就是敢想敢做
-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 牛逼的90后你们永远黑不完
-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失败的路只有一条
- 柳传志: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吃上红烧肉是天生的
- 那些年入上百万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二)
- 身价15亿与月工资5000元的区别
- 一个农村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故事
- 创业其实就是敢想敢做
- 身价15亿与月工资5000元的区别
- 80后纯真创业故事,几分钟获得三百万
- 扎克伯格:一个“恶作剧”的意外
- 四大80后亿万富翁们的第一桶金
- 章光101赵章光:赤脚医生创造财富传奇(一)
- 优雅100陈腾华:创业,做“品类杀手”
- 年轻的梦没有终点
- 换个环境找机会
- 励志创业:创业中要学会对自己狠一点
- 史玉柱:巨额财富背后的那个我
- 一个草根的创业故事
- 顽石互动CEO吴刚:二次创业是乐趣
- 周娟:我为什么卖掉56
- 80后农村女孩的创业故事:从6000元到600万!
- 新东方:俞敏洪从台前走入幕后
- 80后老总创业5年,淘出500万财富
- 一名教师3年赚取600万的创业故事
- 一个同济的女孩的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