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子品牌创始人徐沛欣的创业故事
红孩子品牌创始人徐沛欣的创业故事
目前红孩子排名前三的品类是母婴、化妆品和食品,徐沛欣选择了垂直化梳理和专业化品牌的战略路径。
缤购推出后,原来的“红孩子”则成为了“缤购”的一个频道。在外界看来只是简单的业务调整,对徐沛欣而言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这不亚于是二次创业。”徐沛欣声称。
在过去的两三年时间内,红孩子公司的销售额发展缓慢,徐沛欣坦言在品类扩张上走过弯路,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下了大决心要打造一个强大稳定的后台系统,甚至包括重构后台的技术架构。
事实上,品类多元化、向综合购物商城转型已经成为不少垂直网站的主流,当当、京东也都打开了这扇门,而最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就是增加购物频道,不过对于红孩子而言,这并非“良策”。
与丽家宝贝、乐友不同,红孩子公司早已不是单纯的母婴类销售商,2006年9月,网站上便增加了化妆品、家居、健康等品类的经营;2008年5月,又增添了3C小家电品类的销售。当时红孩子采用的正是增加购物频道的方式,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他品类的总销售收入始终难以形成快速增长。
而原因在于,长久以来红孩子公司一直被冠以了很难突破的母婴品牌的标签,这势必从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品类的发展,事实也的确如此,徐沛欣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场品牌裂变。”而不可忽视的是,与当当、京东的不同之处还在于,红孩子公司一开始就是以人群为核心,当当、京东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品类为核心,“缤购”的构建则是红孩子公司期望以女性人群为核心向外拓展。目前红孩子拥有注册VIP会员300万人以上,月增长会员量达30万人。
多品牌的代价
为了让多品牌策略的顺利推出,红孩子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挑战首先来自于双品牌的运营和市场同质化,能否通过品牌塑造与差异化的定位实现目标。在如此大举动的“变”之后,结果如何还难以预测。徐沛欣说:“以后客户会逐渐看到红孩子公司的用心,这种用心甚至会体现在一些很小的细节上。”
在过去的两年间,红孩子公司其他三个创始人相继离开公司,公司的中高层也经历了换血的过程,徐沛欣用“痛”来形容这两年。
但这也许是一个创业型公司走向职业化过程所可能遭遇到的,“以前公司的状态可以说是无序的,靠‘拉’着往前走”,一旦公司进入新的历程之后,需要整个组织能够内生性、协调性地自我推动,红孩子公司已经过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时期。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司架构、营销模式、运作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公司成立之初,由于第三方物流体系和支付体系都不健全,所以需要自建物流提升竞争力,但现在的情况大不同,这两方面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徐沛欣认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网站自身,实际上,“物流公司的经营比电子商务的经营更复杂”。
为了以更经济有效的方式延伸到更广泛的销售范围,在物流配送环节,曾经自建物流体系的红孩子公司将逐渐引入第三方物流产业链,而这一思路也跟现在的大潮流不一致。
在其他公司采用邮购目录实体店的经营模式时,红孩子公司没有选择开实体店,而是采取了邮购目录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并选择了自建配送体系。这种打破规则的同时也使得公司迅速在母婴行业站稳了脚跟,成为了领军者。而这一次的改变,徐沛欣也坦言无异于“二次创业”。“多品牌”能否带领红孩子杀出重围,将由市场来验证。
《红孩子品牌创始人徐沛欣的创业故事》2019-01-23发表于创业故事栏目
声明: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19-01-18优酷CEO古永锵的创业历程
- 2019-01-18马云忆人生窘境,谈梦想几度哽咽
- 2019-01-18创业故事:蜗牛想去哪儿
- 2019-01-18平凡人创业,从300元到150万
- 2019-01-1980后纯真创业故事,几分钟获得三百万
- 2019-01-19四大80后亿万富翁们的第一桶金
- 2019-01-19杨巍创业:太热爱了所以不觉得苦
- 2019-01-19新东方:俞敏洪从台前走入幕后
- 2019-01-19励志创业:把生意做大的秘诀
- 2019-01-19岳云生:创业,我们依然在路上
- 谁是中国最伟大的民营跨国企业
- 希望四年前就有人告诉我的事情
- 洋码头获融资1亿美元,CEO曾碧波回忆曲折的创业
- 冯仑:1万块钱一碗的牛肉面
- 听说你不想上班,想成为自由职业者
- 投资是一场长跑,首先你要跑过终点
- 让梦成为梦想的一部分
- 周鸿祎:把自己当成打工的,一辈子都是打工的
- 我是垃圾哥:开着宝马年赚百万
- 章光101赵章光:赤脚医生创造财富传奇(一)
- 梦想在退一步中绽放
- 靠的不是经验和金钱,痛楚中的智慧坚守
- 腾讯:从单项冠军到全能冠军
- 创业其实就是敢想敢做
-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 牛逼的90后你们永远黑不完
-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失败的路只有一条
- 柳传志: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吃上红烧肉是天生的
- 那些年入上百万的人是如何做到的?(二)
- 身价15亿与月工资5000元的区别
- 80后老总创业5年,淘出500万财富
- 换个环境找机会
- 年轻的梦没有终点
- 励志创业:创业中要学会对自己狠一点
- 扎克伯格:一个“恶作剧”的意外
- 顽石互动CEO吴刚:二次创业是乐趣
- 一个农村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故事
- 优雅100陈腾华:创业,做“品类杀手”
- 一名教师3年赚取600万的创业故事
- 创业其实就是敢想敢做
- 四大80后亿万富翁们的第一桶金
- 80后纯真创业故事,几分钟获得三百万
- 新东方:俞敏洪从台前走入幕后
- 一个同济的女孩的就业之路
- 身价15亿与月工资5000元的区别
- 章光101赵章光:赤脚医生创造财富传奇(一)
- 一个草根的创业故事
- 80后农村女孩的创业故事:从6000元到600万!
- 史玉柱:巨额财富背后的那个我
- 周娟:我为什么卖掉56